中医药微博
@中医唐云:
中医之书宜于内经、伤寒、温病中下工夫,不宜初学时涉猎过杂,否则心无定见,易入歧途。内经示人以纲要,伤寒示人以法度,温病示人以变通。根基既稳,方可广读百家,取菁去芜,补己之不足,而成自家之体系。
@金匮天宫:
个人认为,当今媒体和一些业内人士过度宣传和透支养生文化,或多或少会在潜意识上误导民众,局限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更何况各地养生节目良莠不齐,很多时候造成民众误认误用。殊不知中医不等于养生,中医学数千年来都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民族原创科学,养生文化只是其极小的一部分组成而已。
@仝小林北京 :
如何选择汤丸?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此选汤用丸之基本。我治病,急危重难用汤,急病缓解后或慢病,则用丸散膏丹。盖由急病急治,大剂短程,首剂倍量,速战速决;慢病所成,冰冻三尺,需蚕食缓进,方可步步为营。蜜丸、服散、膏方、水丸,皆适宜慢调。消化道疾病,服散、蜜丸,可直达病所,疗效尤佳。
@鲁国平先生:
“因医致贫、因医返贫”体现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医药产业结构问题。十八大提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体现了党和国家改变群众医疗卫生条件的决心。个人也认同,只有发展中医药优势,打破西药壁垒,保护中药产业,才能真正解决民众“看病贵、吃药贵”的窘境。
上一篇:初春可以喝喝茉莉花茶来养生
下一篇:夏天怎样午休才能休得科学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