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药材”的运用思考
近读由中药专家金世元先生主编的《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以下简称《传统鉴别经验》一书,对“地道药材”一词的运用略做思考,与大家商榷。
金世元在《传统鉴别经验》自序中对地道药材的定义是:“地道药材”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并被医药界所公认的品种。诸如:怀山药、杭白芍、广藿香等“地道药材”真优品种,以期达到质纯效宏的目的。因此,不同中药材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植物药材的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等都有严格要求。可惜,当今许多中青年中药从业人员对此知之甚少,有的鉴别技术甚至处于濒于失传的境地。国人岂能高枕无忧?笔者到中药店买药时发现,中药材不地道为数不少,如柴胡用的是茎叶部分而不是根部,细辛用的是茎叶部分或与细根的混合物,以上两种中药材正确的药用部分都是“根部”。由此可见,中药材市场上所有《药典》记载必须以植物“根部”入药的中药饮片,混合茎叶和其他杂质的都可以视为不合格中药饮片,或是掺杂使假的饮片,岂能用于中医临床治病救人?
综观近年来国内一些主流媒体或专家学者有关地道药材的报道或论述,诸如:中药发展规划、纲要,中医药专著或专题论文的文字阐述等,“地道药材”与“道地药材”两类提法均有,孰是孰非,让人深感困惑。究竟哪一种提法更符合中药传统,同时也符合现代中药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余在通览《传统鉴别经验》之后,发现金老贯穿全文都是采用“地道药材”这种提法,说明“地道药材”是传统中医对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地域性真优品种中药材的正统或标准名称术语,而“道地药材”则是别名而已。这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得到证实:“地道(药材)”指的是“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药材);“道地(药材)”与“地道药材”同义,但是“方言<方>”而已。由此可见,“地道药材”应当说是唯一的地域性真优品种中药材的正统或标准名称术语,而“道地药材”则是地方区域性流行的方言而已。笔者为此建议,将“道地药材”统一为“地道药材”,以进一步规范中医术语,为传统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添砖加瓦。
上一篇:立秋后养护脾胃勿急贴秋膘
下一篇:夏天注意控制情绪防激情犯罪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