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
别名:过山枫,挂廓鞭,香龙草,老牛筋,黄果藤,过山龙,大南蛇,老龙皮,穿山龙。 中药南蛇藤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藤茎。春,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瘫痪;头痛;牙痛;疝气;痛经;闭经;小儿惊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9~10克;或浸酒。 用药宜忌 孕女慎服。 各家论述 《湖南药物志》:治小儿惊风,痢疾,筋骨痛,痔疾,肠风。《常用中草药配方》: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头晕痛,牙痛,呕吐,四肢麻木,腰腿痛,经闭。
摘录于:《中华本草》
南蛇藤
拼音名:Nan She Teng
英文名:Stem of Oriental Bittersweet
别名:过山枫,挂廓鞭,香龙草,老牛筋,黄果藤,过山龙,大南蛇,老龙皮,穿山龙。
中药南蛇藤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藤茎。春,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南蛇藤,落叶攀援灌木,高达3~8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叶片近圆形,宽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偶为截形,边缘具钝锯齿。腋生短聚伞花序,有花5~7朵,花淡黄绿色,雌雄异株;花萼裂片5,卵形;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毫米;雌花具有5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近球形,柱头3裂;雄花的雄蕊稍长,雌蕊退化。蒴果球形,直径7~8毫米。种子卵形至椭圆形,有红色肉质假种皮。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药理作用
从滇南蛇藤(Celastruspanilatus)种子中提出一种粗油,对大鼠有镇静及安定作用。用逆流分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后,得到MaⅠ-Ⅲ,仍具有安定作用,但200毫克/千克使猫流涎,腹泻,震颤;,再进一步提纯后得MalnIA,对猫仍有安定作用,而无副作用;如于沸水浴中加热4小时后,安定作用消失。将MaⅠ-ⅢA 混悬于吐温80后。注射于狗,猫,猴,小鼠,大鼠腹腔,均有明显的安定作用,并能增强环己巴比妥的作用,对小鼠具有降温效力。本剂小剂量(70毫克/千克)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对大鼠的致死作用,但加大剂量则增强其毒性。MaⅠ-ⅢA尚能减少动物自发活动,对麻醉猫,并有降压作用;对大鼠有中等度利尿作用,对离体肠管有措抗致痉剂作用。滇南蛇藤种子的油亦具有解痉性质(对大鼠子宫等),并使血管收缩,但无抗菌活性;种子中提出的苦味树脂,有降压作用,小量使蛙心率减慢,大量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瘫痪;头痛;牙痛;疝气;痛经;闭经;小儿惊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0克;或浸酒。
用药宜忌
孕女慎服。
各家论述
- 《湖南药物志》:治小儿惊风,痢疾,筋骨痛,痔疾,肠风。
- 《常用中草药配方》: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头晕痛,牙痛,呕吐,四肢麻木,腰腿痛,经闭。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