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刺尖
别名:扁核木,梅花刺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治乳痈,痄腮,痔疮,瘰疬,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攻一切疮毒痈疽,有脓出头,无脓立消;散结核,嚼细用酒服。《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接骨消肿,补虚。
摘录于:《中华本草》
青刺尖
拼音名:Qing Ci Jian
英文名:Leaf of Himalayan Prinsepia
别名:扁核木,梅花刺。
中药青刺尖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叶。夏,秋间采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扁核木,常绿或落叶灌木,高1~5米。老枝粗壮,灰绿色;小枝被黄褐色短柔毛,常为粗刺状,枝刺长达3.5厘米,刺上生叶,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约5毫米;叶片卵形至狭长椭圆形,长3.5~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或全缘,花两性;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筒杯状,上部5裂,裂片半圆形或宽卵形,边缘有齿;花瓣5,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多数,2~3轮着生于花盘上;心皮1,子房上位。核果长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1.5厘米,暗紫红色,有粉霜,宿萼反折,核平滑,紫红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叶多皱缩,破裂,完整叶片呈狭卵形至披针形,长3~6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或全缘,基部钝圆或楔尖。外表暗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5~10毫米,上有宿存细小托叶。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治乳痈,痄腮,痔疮,瘰疬,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滇南本草》:攻一切疮毒痈疽,有脓出头,无脓立消;散结核,嚼细用酒服。
- 《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接骨消肿,补虚。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