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方
苦酒汤方——(咽疮) 以下介绍宋代《宋济总录》的苦酒汤方,本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汤汤主之”。“咽中伤,生疮”:即咽部溃烂,是痰热相结之故。“苦酒”:据后人考证系“醋”。关于本方制法,《伤寒论》:“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此与《圣济总录》所载略有不同。“刀环”即古钱,形狭长如刀,柄端有环。古人为了煮药方便,取刀环中空,便于架蛋壳,放火上。《圣济总录》作剪刀环,因宋时已难以找到这种古钱,故以剪刀环代替。本方以苦酒为主,半夏、蛋清为辅。苦酒苦酸,能消肿敛疮;半夏辛滑,能祛痰散结,蛋清甘寒入肺,能润燥利窍,故本方有祛痰散结、消肿利窍之功效。本方严格说不属今之药酒范畴,录此以供借鉴。 (《圣济总录》)
【配方】半夏(汤洗七遍切)十四枚,鸡子(去黄留白入苦酒在内)。
【制法】上二味,内半夏于苦酒内,以鸡子壳,置剪刀环中,安火上,煮二沸去滓。
【主治】治伤寒少阴病,咽中生疮,语声不出。
【用法】少少含咽。
近期更新
- 治金疮浸酒方
- 治霍乱转筋酒方
- 治鹤膝风挛酒方
- 治鹤膝风病酒方
- 治寒热诸疟方(二)
- 治鬼疰劳气酒方
- 治腹中紧张酒方
- 治风无问新久及偏枯顽痹不仁
- 治风冷脚气酒方
- 治风经效鼠黏根浸酒方
- 治风毒膝挛酒方
- 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又方
- 治风毒骨痛酒方
- 治耳聋铁酒方
- 治跌打酒
- 治赤白下痢酒方
- 治鼻塞眼昏疼痛脑闷方
- 枳茹酒
- 枳壳酒方
- 枳壳浸酒方(一)
- 枳壳浸酒方(二)
- 蜘蛛浸酒方
- 栀子酒
- 鹧鸪酒
- 柘根酒(一)
- 柘根酒(二)
- 榨木皮酒
- 增损茵芋酒
- 泽兰酒
- 皂荚乳香酒方
- 皂荚酒方(二)
- 枣子酒
- 月季花酒
- 远志酒
- 愈癣药酒
- 愈疟酒
- 愈风酒方
- 愈风酒
- 欲蛇龟酒方
- 郁李酒
- 玉露酒
- 鱼灰酒
- 涌泉酒
- 樱桃酒
- 饮蛇龟酒
- 饮酒令人不醉方(一)
- 饮酒令人不醉方(三)
- 饮酒令人不醉方(二)
- 银酒
- 淫羊藿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