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肉
别名:蛏肠功效与作用:补阴;清热;除烦。主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盗汗。使用方法:内服:煮食,50~100克(鲜品可用至250克)。用药宜忌不宜生食。药材处方《泉州本草》治湿热水肿:蛏干...
海月
别名:镜鱼,以下鱼,石镜,窗贝,海镜,膏叶盘,蛎镜功效与作用:消食化痰,调中利膈。主治痰结食积;黄疸;消渴。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0克。各家论述崔禹锡《食经》:主利大小肠,除关格,黄疸,消...
蝲蛄石
别名:东北蝲蛄,朝鲜螯虾,蝲蛄,东北螯虾。中药蝲蛄石为河虾科动物东北蝲蛄的胃内磨石。每年于5月中,下旬或9月至10月上旬两次脱皮前10~15天捕捉,将体内磨石取出,洗净,晒干功效与作...
羖羊角
别名:功效与作用:清热;镇惊;明目;解毒。主治风热头痛;温病发热神昏;烦闷;吐血;小儿惊痫;惊悸;青盲内障;痈肿疮毒。使用方法:内服:煎汤,9~3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用药...
白线蛇
别名:白脊蛇,黄脊蛇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使用方法:内服:浸酒,20~40毫升。摘录于:《中华本草》白线蛇拼音名:BaiXianShe英文名:whi...
鹅臎
别名:鹅尾罂功效与作用:补肝。主治聤耳及聋,纳之;亦疗手足皴。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纳之。各家论述《日华子本草》治盯耳及聋,纳之。亦疗手足皴。摘录于:《中华本草》鹅臎拼...
海决明
别名:马蹄子功效与作用:平肝潜阳。主治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慢性肝炎。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0~30克。各家论述平肝潜阳,益肝补肾。治高血压,慢性肝炎。《中国药用动物志》摘录于:...
螺蛳
别名:蜗篱,蜗螺,师螺中药螺蛳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及其同属动物的全体。四季均可捕获。洗净用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水;明目。主治黄疸;水肿;疮肿;目赤弱障;痔疮;淋浊;消渴;痢疾。使用...
山狸子肉
别名:豹猫,抓鸡虎,豹狸,斑猫,钱猫,喷鸡虎,野猫,平头狸功效与作用:补中益气。可治痔疮。使用方法:豹猫肉煮食。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狸子肉拼音名:ShanLiZiRou别名:豹猫...
鳗鲡鱼骨
别名:功效与作用:杀虫;敛疮。主治疳痢;肠风;崩带;恶疮;痔漏。使用方法:内服:炙,研末,适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外敷;或烧烟熏。药材处方《经验方》治恶疮:蛇鱼骨杵末,人诸色膏药中相和...
猫肝
别名:功效与作用:杀虫;补虚。主治痨瘵;咳喘。使用方法:内服:煮食,适量;或晒干末酒调,每次9~12克。各家论述治劳瘵,杀虫:黑猫肝一具,生晒研末,酒调服。《仁斋直指方》摘录于:《中华本...
鹳骨
别名:白鹳,冠雀,鹤,老鹳,捞鱼鹳,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中药鹳骨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骼功效与作用:解毒;止痛。主治痨瘵;腹痛;喉痹;蛇咬伤。使用方法:内服:煎汤,6~10克;或炙黄或烧灰存性...
鹿髓
别名:功效与作用:补阳益服;生精润燥。主治虚劳羸弱;筋骨急痛;血枯阳痿;肺痿咳嗽。使用方法:内服:熬膏,酒煮,9~30克;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涂敷。药材处方《圣惠方》鹿髓煎治虚劳伤中,...
鱼鹰骨
别名:鹗,水鹰功效与作用:活血止痛。主治跌扑骨折。使用方法:1钱。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鱼鹰骨拼音名:YuYingGu别名:鹗,水鹰。中药鱼鹰骨为隼形目鹰科(鹗科)鹗的骨入药...
鳣鱼肝
别名:功效与作用:解毒杀虫。主治恶疮疥癣。使用方法:内服:煮食,适量。用药宜忌勿以盐炙食。《本草拾遗》摘录于:《中华本草》鳣鱼肝拼音名:ZhanYuGan英文名:Siberianhu...
狐胆
别名:狐功效与作用:开窍;镇惊;清热健胃。主治昏厥;癫痫;心痛;纳呆;疟疾。使用方法:内服:干燥研末,1.5~3克,或入丸剂。各家论述《陆川本草》:泻胆火,治癫痫。《本草纲目》:辟邪疟,解酒...
赤链蛇
别名:赤链,赤连,火练蛇,红斑蛇,赤楝,赤楝蛇,火赤炼功效与作用:祛风湿;止痛;解毒敛疮。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疼痛;慢性瘘管;溃疡;疥癣;淋巴结结核。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研末撒;或以药线粘粉...
鲨鱼胆
别名:鲛鱼胆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主治喉痹;疮痈。使用方法:外用:适量,涂敷,或用其粉调敷,或胆汁和药为丸含化。摘录于:《中华本草》鲨鱼胆拼音名:ShaYuDan别名:鲛鱼胆。中...
羊胎
别名:功效与作用: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主治肾虚赢瘦;久疟;贫血。使用方法:内服:适量,6~15克;或入丸,散。摘录于:《中华本草》羊胎拼音名:YangTai英文名:ewe'sfetus中药羊胎为牛...
鸡胆
别名: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明目。主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白内障;耳后湿疮;痔疮。使用方法:内服:1~3个,鲜鸡胆取汁加糖服;或烘干研粉。外用:适量...
鳕鱼
别名:鳘,大头腥,大头鱼功效与作用:活血止痛;通便。主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使用方法: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摘录于:《中华本草》鳕鱼拼音名:XueYu别名:鳘,大...
雀头血
别名:功效与作用:明目。主治雀盲。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点眼。摘录于:《中华本草》雀头血拼音名:QueTouXue英文名:Sparrowheadblood中药雀头血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
夹蛇龟肉
别名: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活血解毒。主治虚赢瘦;关节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生捣敷。内服:煮食,适量。各家论述《日华子本草》:肉可生捣,罯敷蛇毒。《...
甲香
别名:水云母,催生子中药甲香为蝾螺科动物蝾螺及其近缘动物的厣。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后将厣取下,洗净,晒干功效与作用:清湿热;去痰火;解疮毒。主治脘腹满痛;痢疾;痔瘘;头疮;疥藓;淋病;高...
麝香壳
别名:臭子壳,麝壳功效与作用:通经入络;解毒消肿。主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研开调敷;或入膏药敷贴。内服:入散剂,1.5~2.5克。用药宜忌的气血虚者禁服。药材处...
海蝰
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功效与作用:祛风;清湿热。主治皮肤湿疹;疮疖。使用方法:内服:10~15克。外用:适量,捣涂。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摘...
黑鸫
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功效与作用:主治头晕:配黑鸡共炖汤服。小儿久不语:单用炖汤服。并能杀虫。使用方法:1~2只。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鸫拼音名:HeiDong别名:乌鸫,牛...
翠鸟
别名:鱼狗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翠鸟拼音名:CuiNiao别名:鱼狗。中药翠鸟为佛法僧目翠鸟科动物翠鸟的肉入药。功效与作用解毒,通淋。主治痔疾,...
藏鮡骨
别名:功效与作用:健脾开胃;利水消肿。主治消化不良;水肿。使用方法:内服:研粉,或烧成炭研末,适量,每日2次;或鲜品适量,熬汤,每日2次。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治水肿。摘录于:《...
海牛
别名:功效与作用:益肾助阳。主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使用方法:内服:煎汤,6~15克。各家论述《本草原始》:补肾兴阳。《纲目拾遗》:益肾固精。摘录于:《中华本草》海牛拼音名:H...
鲛鱼翅
别名: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摘录于:《*辞典》鲛鱼翅拼音名:JiaoYuChi别名: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中药鲛鱼翅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
泥鳅滑液
别名:功效与作用: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主治小便不通;热淋;痈疽;丹毒;疔肿;腮腺炎;中耳炎;烧伤;漆疮。使用方法:外用:适量,涂搽;或滴耳。内服:冲,适量。摘录于:《中华本草》泥鳅滑液拼音...
熊肉
别名:功效与作用:补虚损;强筋骨。主治脚气;风痹不仁;手尽不随;筋脉挛急。使用方法:内服:煮食,适量。用药宜忌《本草经集注》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除愈。《千金·食治》若腹中...
兔头骨
别名:功效与作用:平肝清热;解毒疗疮。主治头痛眩晕;癫疾;小儿疳痢;痈疽恶疮;产后恶露不下;消渴。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内服:煎汤,3~6克;或烧灰入丸,散。用药宜忌孕妇禁服。...
赤麻鸭
别名:黄鸭中药赤麻鸭为雁行目鸭科赤麻鸭的肉入药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赤麻鸭拼音名:ChiMaYa别名:黄鸭中药赤麻鸭为雁行目鸭科赤麻鸭的肉入...
石龙子
别名:蜥易,易蜴,蜥蜴,四脚蛇,五寸棍,山龙子,守宫,石蜴,猪蛇婆功效与作用:利水通淋;破结散瘀;解毒。主治癃闭;石淋;臁疮;瘰疬;小便不利;恶疮。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熬膏涂;或研末调敷。内服:烧存...
小白鱼
别名:功效与作用: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使用方法:内服:煎汤或煮食,100~200克。摘录于:《中华本草》小白鱼拼音名:XiaoBaiYu中药小白鱼为鲤科动物似鲌的全体。春至...
鳗鲡鱼血
别名:功效与作用:明目退翳。主治疮疹入眼生翳。使用方法:外用:适量,点眼。各家论述疮疹人眼生翳,以少许点之。《纲目》摘录于:《中华本草》鳗鲡鱼血拼音名:ManLiYuXue...
野猪胆
别名:功效与作用:清热镇惊;解毒生肌。主治癫痫;小儿疳疾;产后风;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烧烫伤。使用方法:内服:研末或取汁冲,1~3克。外用:适量,涂敷。药材处方《吉林中草药》治疔疮恶肿...
豪猪毛刺
别名: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治心胃气痛;乳蛾;疮肿;皮肤过敏。使用方法:内服:烧存性研末,6~10克。外用:适量,烧炭研末撒或吹喉。各家论述《陆川本草》行气,止心气痛。摘...
粗皮蛙
别名:癞皮蛙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主治瘰疬;痈疽;脱肛。使用方法:内服:烘干研粉,3~9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功效。主治瘰疬,痈疽,脱肛等...
盐蛇
别名:树蜥蝎,雷公蛇,午时逢,篱筒马功效与作用:滋养强壮,祛风湿。治风湿骨痛,小儿疳积。《陆川本草》使用方法:浸酒或与瘦肉蒸服。摘录于:《*辞典》盐蛇拼音名:YanShe别名:树蜥...
麋骨
别名:功效与作用:补虚。主治虚劳内伤;赢瘦面黄。使用方法:内服:煮汁酿酒,适量。各家论述除虚劳至良。可煮骨作汁酿酒钦之。《嘉佑本草》摘录于:《中华本草》麋骨拼音名:Mi...
胡燕卵
别名:金腰燕,胡燕,花燕儿,红腰家燕,夏候,赤腰燕,巧燕功效与作用:利水消肿。主治水肿。使用方法:内服:煮食,10~20枚。各家论述《别录》:主治卒水浮肿。每吞十枚。《别录》:燕肉,出痔虫...
鳣鱼
别名:鳣,含光,蜡鱼,玉版鱼,鲟鱑鱼,黄鱼,阿八儿忽鱼,颊鱼功效与作用:益气养血。主治病后体虚;筋骨无力;贫血;营养不良。使用方法:内服:煮食,适量。用药宜忌不宜久食。各家论述《饮膳...
猬胆
别名: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摘录于:《*辞典》猬胆拼音名:WeiDan中药猬胆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原形态体形肥大。头宽而吻长。眼小。耳短,其长度不超过周围棘...
鹿齿
别名:功效与作用:散结解毒止痛。主鼠瘘疮毒使用方法:外用:适量,水磨涂。各家论述《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愎痛。《本草蒙筌》:理鼠疹,攻疮毒,水磨湿涂。摘录于:《中华本草》鹿...
乌鸦翅羽
别名:鸦翅功效与作用:活血去瘀。主治跌扑瘀血;破伤风;痘疮倒陷。使用方法: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适量,焙研调敷。各家论述《丹溪心法》:破伤风,血凝心,烧灰存性,研细,酒调一...
龟版
别名:龟甲,神屋,元武版,坎版,拖泥板,龟壳,龟下甲,龟底甲,龟腹甲,败龟甲,败将,败龟版,龟筒功效与作用: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
野鸡肉
别名:雉鸡肉,雉肉,山鸡肉,环颈雉肉功效与作用:益气,止泻。主治脾虚泄泻,胸腹胀满。使用方法:1钱。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鸡肉拼音名:YeJiRou别名:雉鸡肉,雉肉,山鸡肉,环颈...
乌蛇卵
别名:蛇蛋功效与作用:祛风;收涩。主治麻风;疥癣;久痢;脱肛。使用方法:内服:为丸或炖汤,适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搽。各家论述《纲目》治大风癞疾。摘录于:《中华本草》乌蛇卵拼...
江珧柱
别名:马甲柱,江瑶柱,角带子功效与作用:滋阴补肾;调中消食。主治消渴;宿食停滞;小便频数。使用方法:内服:煮食,适量。各家论述《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原》:滋真...
鳙鱼头
别名:功效与作用:补虚;散寒。主治头晕;风寒头痛。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个。摘录于:《中华本草》鳙鱼头拼音名:YongYuTou中药鳙鱼头为鲤科动物鳙鱼的头。四季均可捕捞,捕捞后...
狗脑
别名:狗脑髓功效与作用:祛风止痛;解毒敛疮。主治头风痹痛;下部慝疮;鼻中息肉;狂犬咬伤。使用方法:内服:煎汤,半具至1具。外用:适量,捣敷。各家论述《名医别录》主头风痹痛,疗下部NI...
鲤鱼脑
别名:功效与作用:明目;聪耳;定痫。主治青盲;暴聋;久聋;诸痫。使用方法:外用:适量,溶化灌耳,或捣烂点眼。内服:煮食,适量。药材处方《千金方》治耳聋:竹筒盛鲤鱼脑,炊饭处蒸之,令烊,注耳...
地胆
别名:蚖青,杜龙,青蟊,青蠵,青虹,蛇要。中药地胆为芫青科动物地胆和长地胆的全虫。夏,秋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功效与作用:玫毒;逐瘀;消症。主治瘰疬;恶疮;鼻息肉;症瘕痞块。使用方...
羊黄
别名:功效与作用:清热;开窍;化痰;镇惊。主治热盛神昏;风痰闭窍;谵妄;惊痫。使用方法:内服:研末,1~1.5克。各家论述《陆川本草》代牛黄用。泻热,利痰,通窍,镇惊。治风痰闭窍,痰火昏迷,热...
蚕退纸
别名:蚕子故纸,蚕连,蚕连纸,蚕沙纸,蚕纸,蚕布纸,蚕蜕纸。中药蚕退纸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卵子孵化后的卵壳。春季收集,晒干功效与作用:止血;止痢;解毒消肿。主治吐血;衄血;崩漏;肠痔下血;...
陈火腿骨
别名:功效与作用:主治赤白久痢,食积停滞。《百草镜》:煅黑研用,治食积及痢。《随息居饮食谱》:治中诸肉毒,及诸食停滞,恶痢不瘳。并煅存性研,开水下。使用方法:内服:煅存性入丸,散。...
蝤蛑
别名:拨棹子,蟳,海蟳,红夹子,鬼脸儿,金蟳,赤甲红,石其角,石蟹,火蠓。中药蝤蛑为梭子蟹科动物日本蟳或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捕后洗净,鲜用,或用开水烫死,晒干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消食;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