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根皮_维药名:巴地洋 依力提孜 破斯提
汉语拼音 | Xiao hui xiang gen pi
|
维药名 | 巴地洋 依力提孜 破斯提
|
别名 | 刺西牙那根《回回药方三十六卷》,克如日里 艾斯里日 热孜亚乃吉、破斯提 比合 巴地洋、苏乃非 克 节尔《药物之园》。
|
考证 | 《药物之园》载:“是小茴香的根皮,原植物是众所周知的一种植物,它分为家生和野生两种,家生的称‘麻尔孙’,野生的称‘库麻尔孙’,家生者为上品。”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小茴香根皮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1.的干燥根皮。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参见“小茴香”条。附: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1.
一年生草本,高0.5~1.5m,全体无毛。茎直立,圆柱形,上部分枝,表面有细而纵直的浅沟纹,被白霜,是灰绿色。茎生叶互生,有长柄,柄长3~5cm,叶柄由下而上渐短,近基部呈鞘状,宽大抱茎,边缘有膜质波状狭翅;叶片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终裂片呈线形或丝状。复伞形花序项生,伞辐多不等长,长5~25cm;无总苞和小总苞;小伞形花序有花5~30,小伞梗纤细,长4~10mm;无萼;花瓣5,金黄色,广卵形,长约1.5mm,宽约1mm,顶端渐尖,内折;雄蕊5枚与花瓣互生,花药卵形;雌蕊1枚,子房下位,2室,花柱2,花柱基圆锥形。双悬果,长卵形,有5条隆起的纵棱,棱间油管1,结合面2。花期5~8月,果期7~10月。
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山西、陕西及东北等地均有栽培,新疆主产于吐鲁番、阿克苏、昌吉等地。国外地中海地区、前苏联、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参见“小茴香”条。附:生物学特性 气候土壤:喜潮湿凉爽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湿润、含腐殖质较多的砂质壤土为佳。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用厩肥、堆肥、草木灰、过磷酸钙等作基肥,然后翻耕耙平,做成宽1.5m的高畦。播种期北疆在4月上旬,南疆在3月播种。直播与育苗移植皆可:①直播法;按行、株距各30~40cm开穴,每穴点播种子8~10粒,薄覆细土。待幼苗高达10cm时间苗,每穴留苗2~3株。②育苗移植法:在宽约1m的苗床上,用撒播或条播法将种子均匀播下,薄覆细土及草木灰1层,播后10~15d即可出苗。春播者在当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秋播者至次年4~5月间定植。株、行距各40~60cm,每穴栽植2株,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 在5~9月间,植株生长旺盛时,宜松土除草2~3次。苗高20cm左右应施追肥1次,每1hm2可施入人粪尿1000kg,加施磷肥及钾肥,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之间可施堆肥1次,5月上旬至秋末再施追肥2次。施肥宜在株间穴施并覆土。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灰斑病,可于播种前特种子用50℃水浸3~5min,晾干后播种。虫害有黄翅茴香螟为害果实,可用7216微生物杀虫剂粉喷洒,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7%~99%。
|
采收加工 | 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贮藏:因根皮含挥发油宜贮阴凉处。
|
药材鉴别 | 根皮呈条状卷筒,长5~15cm,直径3~10mm;表面灰白色至浅土黄色,具纵向皱缩条纹和突起的横向类圆形皮孔;内表面色较深,呈黄棕色,略平滑,有的残留有木质心;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白色。气微香,味淡,微香。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最外层为木栓层,多为4~6列细胞;皮层广阔,散有油室;韧皮部筛管径向排列,紧密,内侧有一圈明显排列成环的油室,油室周围分泌细胞通常为9~14个,射线 2~5列细胞,向皮层渐宽;皮层油室较大,直径40~60μm,韧皮部油定较小,径20~40μm;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呈类白色。导管多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40~70~100μm;木栓细胞常数层重叠,呈长条形或类方形,长60~70μm,宽37~50μm,壁较厚;纤维单个散在或成群,直径18~25μm;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三角状类圆形,直径10~20μm,脐点“人”字形或点状;复粒多由2~4粒组成;油室碎片少见,黄淙色。
|
化学成分 | 含挥发油。成分含莳萝油脑(dillapiol),α-松油烯(α-teerpinene),L-松油烯,α-,β-蒎烯(α-,β-pinene),β-月桂烯(β-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c),对伞形花素(p-cy-mene),柠檬烯(limonene)等。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stigmaster-yl palmitate),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5-methoxyfuranocouma-rin),豆甾醇(stigmasterol)及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二级干热,味辛。
|
功效 | 生干生热,成熟异常黏液质,散气退肿,通阻止痛,通经通尿,软便通肠。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各种炎肿,两胁寒痛,腰背酸痛,闭经,闭尿,陈旧性肠梗阻等。
《药物之园》:“散发致病物质,补肝益脾,开通阻塞,祛寒止痛,补胃增视,解毒等;治肝脾疾病,肝、脾、肾、膀胱生阻,肝、脾、肾、膀胱寒性疼痛,胃脘虚弱,视力降低,毒虫叮伤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5~9g。外用:适量。可入汤剂、小丸剂、消食膏、糖浆剂、散剂等;可入伤粉、敷剂、软膏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本品对膀胱、胃有害,矫正药为斯坎吉本、蜂蜜、洋茴香。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小茴香代。
|
附方 | |
制剂 | 买提布合 蒙孜吉 白里海密 汤 小茴香根皮、芹菜子、洋茴香、葡萄干各15g,青香茅、薰衣草各10g,玫瑰花糖膏60g。除了玫瑰花糖膏以外的药物研成粗粉,浸泡在1000ml开水中过一夜,用温火煎沸,过滤,加入玫瑰花糖膏搅拌即可。功能成熟异常黏液质等。主治异常黏液质性各种疾病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30~50ml。(《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23 |
维药名出处 | 《药物之园》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上一篇:荨麻_维药名:查卡克欧提
下一篇:奇诺_维药名:混斯药山
近期更新
- 附子_维药名:节得瓦尔其尼
- 石榴花_维药名:阿那尔 古丽
- 吕宋揪荚粉_维药名:坎比力
- 牛胆_维药名:卡拉 欧提
- 锁阳_维药名:也尔买地克
- 罂粟子_维药名:扩克那尔欧如合
- 曼阳罗叶_维药名:衣提洋克优普口密克
- 野苜蓿子_维药名:亚瓦比代欧如合
- 槟榔_维药名:福排力
- 马钱子_维药名:库其拉
- 大蓟_维药名:充 伙哈
- 酸藤果_维药名:白然格卡布力
- 西瓜子_维药名:塔吾孜 欧日格
- 鸡子壳_维药名:吐胡米 沙克里
- 小檗浸膏_维药名:如苏提
- 独行菜子_维药名:克孜力图地日
- 绵羊肉_维药名:葵 古西
- 淀粉_维药名:尼夏斯台
- 硝石_维药名:说热 开里密
- 全蝎_维药名:查洋
- 红花子_维药名:扎让杂 欧如合
- 毛诃子_维药名:白力勒
- 茜草_维药名:欧尔当
- 菟丝草_维药名:色日克月改
- 麟香草_维药名:阿沙
- 牛舌草花_维药名:高孜班 古丽
- 红宝石_维药名:亚库提
- 水龙骨_维药名:白斯法也及
- 罗勒_维药名:热依汗
- 多榔菊_维药名:代如乃吉
- 姜黄_维药名:则其外
- 斑蝥_维药名:阿拉 库鲁克
- 合欢皮_维药名:赛热斯
- 朱砂_维药名:星日福
- 欧烟堇_维药名:夏塔热印地
- 鸡油_维药名:托伙 也合
- 奶桃_维药名:那尔吉力
- 肉桂子_维药名:达尔亲 古丽
- 刺蒺藜_维药名:欧胡日提坎
- 莪术_维药名:布祖哈
- 亚麻子_维药名:孜合尔 欧日合
- 芫荽_维药名:优米哈克 苏提
- 胡萝卜_维药名:赛维则
- 大青叶_维药名:欧斯玛
- 冰糖_维药名:那瓦提
- 新疆圆柏实_维药名:阿日查梅维斯
- 沙龙子_维药名:赛坎库尔
- 高良姜_维药名:胡林江
- 鸡内金_维药名:托伙 塔西里克
- 牛黄_维药名:定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