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_维药名:朱由孜
汉语拼音 | Rou dou kou
|
维药名 | 朱由孜
|
别名 | 节维子白瓦《注医典》,节维子伯亚《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注医典》载;“是一种易碎,壳薄,气香,味强如没食子大小,与核桃相似的果实。”《白色宫殿》载:“大小如没食子,外壳薄,气味芳香,容易打碎的一种果实。”《药物之园》载:“是一种树果实的仁子,产于法语称为‘阿亚瓦湾比桃’的岛上树大小如核桃树,但比它小一些,叶子也基本与核桃树叶相似但仍是比它小一些,细一些;果实比核桃小一些,有三层,第一层为外皮,色蓝,质软,厚一指,可做果酱;第二层为稍微硬化的质层,称‘肉豆蔻衣’。第三层为紧贴在仁子上的种皮。种仁比欧榛大一些,长一些,以新鲜,未虫蛀,质硬,味强,气香,色红褐者为上品。有效期为三年。”据以上维吾尔医古代本草所述肉豆蔻原植物的产地、形态和肉豆蔻的特征及实物对照等均与维吾尔医今用肉豆蔻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常绿乔木,高可达15m。叶互生,革质,叶柄长4~10mm;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7cm,或更长,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8~10对。花单性,异株;总状花序,腋生;雄花序长1~3cm,具花3~20朵,稀1~2朵,花长4~5mm,花被裂片3~4,三角状卵形,密被灰褐色绒毛,花药9~12,条形,花丝连合成圆柱状;雌花序较雄花序为长,总梗粗,具花1~2朵,花长约6mm,花被裂片3,密被微柔毛,子房椭圆形,密被锈色绒毛,花柱极短,柱头2裂。果常单生,具短柄,梨形成近于圆球形,长5~7cm,淡黄色或橙红色,成熟时纵裂成2瓣,露出排红色肉质的假种皮。种子1颗,种皮红褐色,木质坚硬。果期5~7月。
原产马鲁古群岛,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引人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定植后6~7年开花结果,10年后产量增多,25年达盛果期。结果期为60~70年,盛果期有两次,即5~7月及10~12月。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剥去假种皮,将种仁用45℃低温慢慢烤干,经常翻动,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若高于45℃,脂肪溶解,失去香味,质量下降。
|
药材鉴别 | 种仁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5cm,宽1.5~2.5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网状沟纹,常被有白色石灰粉;宽端有浅色圆形隆起(种脐的部位),狭端有暗色下陷处(合点的部位),两端间有明显的纵沟(种脊的部位)。质坚硬,难破碎,碎断面可见棕黄或暗棕色外胚乳向内伸入,与类白色的内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纹理。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限,内藏小形干缩的胚,子叶卷曲。气强烈芳香,味辛辣、微苦。
以个大、体重、坚实、破开后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仁横切面:外胚乳分内外两层,外层细胞扁平,切向延长,内含黄棕色物质;内层细胞长方形,含红棕色物质,伸入内胚乳形成错入组织,其中常有一个维管束,并有多数油细胞散在,油细胞直径42~140cm,含挥发油滴。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量脂肪油、淀粉粒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拟晶体。内胚乳有含棕色物质的细胞散在。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8ml,振摇,冷浸2h,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内,待乙醚挥散后,加茴香醛的硫酸试液0.5ml,则显粉红色,渐变成紫色。(检查挥发油)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ml,冷浸2h,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樟醚少许,用乙醚溶解后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95:5)展开,展距13cm。干后,喷雾5%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化学成分 | 种仁含脂肪油25%~46%,挥发油8%~15%,内含有毒物:肉豆蔻醚(myristicin)约4%。挥发油主含桧烯(sabinene),α-及β-蒎烯(pinene),松油-4-烯醇(teypinen-4-ol,γ-松油烯(γ-terpinene),柠檬烯(limonene),冰片烯(bornyl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1,2]。脂肪油中主含三肉豆蔻酸甘油酯(trimyristin)和少量的三油酸甘油酯(triolein)等[3]。
|
药理作用 | 1.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 本品煎剂对正常家兔离体回肠有轻度兴奋作用,使收缩略有加强;高浓度表现短时间兴奋随即转入抑制[1]。 2.镇静作用 肉豆蔻挥发油可增加雏鸡由乙醇引起的睡眠时间,特别可延长深睡眠时间。肉豆蔻油的镇静作用可能与其对单胺氧化酶抑制有关[2]。 3. 抗肿瘤作用 本品对3-甲基胆蒽(MCA)诱发的小鼠子宫癌有一定抑制作用[3]。对二甲基苯并蒽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状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 4. 抗炎作用 肉豆蔻甲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和醋酸诱发小鼠血管渗出性炎症均显示出持久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有效成分是肉豆蔻醚[4]。 5.毒性 猫一次灌服肉豆蔻粉1.9g/kg,可引起半昏迷状态,并因肝损伤可在24h内死亡,毒性成分为肉豆蔻醚。肉豆蔻醚可引起与本品粉剂类似的症状,但不同品系动物,其中毒量有一定差别[2]。 |
性味 | 三级干热。
1.《注医典》:“二级末干热。”
2.《白色宫殿》:“二级干热;有人认为三级干热。”
3.《拜地依药书》:“三级干热,有人认为绝对热和二级干。”
4.《药物之园》:“二级热、二级干。”
|
功效 | 生于生热,健胃开胃,增强消化,祛寒止痛,填精壮阳,强筋健肌,收敛消炎,利尿止泻。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胃寒纳差,消化不良,寒性头痛,黏液质性瘫痪,麻痹面瘫,关节炎,精少阳痿,疮疡,尿少腹泻。
1.《注医典》:“收敛,明目除翳,爽口除臭,止泻利尿,止痛,止吐,消除痤疮。”
2. 《白色宫殿》:“增强视力,消除眼角发红,爽口除臭,消除黑斑,收敛固涩,补肝,补脾.补胃,利尿,补胃之功尤其显著。”
3.《拜地依药书》:“苏醒,止脾脏久痛,消除皮下水肿。”
4. 《药物之园》:“软化和散除异常体液,保护自然力,祛寒壮阳。主治肝脏硬化,寒性肝脏炎肿,黄疸,多汗,器官气结,听力下降,寒性耳痛,蝴蝶斑,恶心,呕吐,胃脘湿盛,湿寒性胃源性腹泻,异常湿性停留胃脘,水肿,小便不通。”
|
用法用量 | 内服:1~6g。外用:适量。可入蜜督、汤剂,糖浆、消食膏、小丸、散剂、油剂、敷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对热性气质者有害,需配芫荽;并对肺脏和肝脏有害,需配天山堇菜、蜂蜜。不可超过规定用量,过量则对喉部有影响,造成声音失真或声音嘶哑,甚至可导致弱智。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肉豆蔻衣,1.5倍量毛甘松代。
|
附方 | 1.治湿性腹泻 取适量肉豆蔻炒黄,研细,冲服。
2.治寒性头痛、瘫痪、面瘫、筋肌松弛、寒性肝脏炎肿、湿寒性各种疼痛、服用菝葜引起的器官虚弱 取适量肉豆蔻,研细,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3.治蝴蝶斑、雀斑、跌打外伤瘀斑 取适量肉豆蔻,研细,与适量苦艾和蜂蜜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4. 治听力下降、寒性耳痛 取适量肉豆蔻,浸泡在适量热性油液中,加适量水,用温火煎剩油分制成油剂,滴于耳孔。
5.治视力下降、眼白翳肉、沙眼 取适量肉豆蔻,研细制成眼粉,涂于眼部。(1~5方出自《药物之园》)
|
制剂 | 1.买朱尼 朱由孜 蜜膏 肉豆蔻10g,阿育魏实、藏红花各15g,小豆蔻、肉豆蔻衣各10g,大麻叶油15ml,蜂蜜200ml。除了藏红花以外的药物研成细粉,过罗,藏红花用一块方糖同研磨粉后倒入炼蜜和大麻油中调和制成蜜膏,盛于瓶内放置40d即可。性干热。功能健胃开胃,祛寒止痛,填精壮阳。主治胃虚纳差,寒性头痛,精少阳痿。内服,每日2次,成人每次1.5~3g,7岁以上的青少年每次1g。(《阿日甫验方》)
2.热维改尼 朱由孜 油 肉豆蔻适量。先剥去肉豆蔻皮,轧碎其仁,放人钢盘内,斜置于火上,再向仁里滴水,经加热挤压油脂流向低处时,及时收集于瓶内。功能燥湿温经,强筋健肌,收敛消炎。主治湿寒偏盛,瘫痪,面瘫,各种漏症,眼角疮疡及鼻部疮疡。(《医学之目的》)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李铁林,等.中国中药杂志,1990,15(7):405 [2]郭希圣,等.药物分析杂志,1985,5(5):258 [3]甘伟松.台湾药用植物志(第一卷).增订版.台北:台湾“中国医药研究所”,1978.170 药理 [1]王正益.河南医药,1984,4(6):386 [2]Sherry C,et a1.J Ethnopharmacol,1982, 6(1):61 [3]Husan S,et a1.Cancer Lett,1991,56(3):231 [4]Jannul,et a1.Cancer Lett,1991,56(1):59 [5]Ozaki Y,et a1.Jap J Pharmacol,1989,49(2):155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下一篇:贯叶金丝桃_维药名:欧帕日混
近期更新
- 附子_维药名:节得瓦尔其尼
- 石榴花_维药名:阿那尔 古丽
- 吕宋揪荚粉_维药名:坎比力
- 牛胆_维药名:卡拉 欧提
- 锁阳_维药名:也尔买地克
- 罂粟子_维药名:扩克那尔欧如合
- 曼阳罗叶_维药名:衣提洋克优普口密克
- 野苜蓿子_维药名:亚瓦比代欧如合
- 槟榔_维药名:福排力
- 马钱子_维药名:库其拉
- 大蓟_维药名:充 伙哈
- 酸藤果_维药名:白然格卡布力
- 西瓜子_维药名:塔吾孜 欧日格
- 鸡子壳_维药名:吐胡米 沙克里
- 小檗浸膏_维药名:如苏提
- 独行菜子_维药名:克孜力图地日
- 绵羊肉_维药名:葵 古西
- 淀粉_维药名:尼夏斯台
- 硝石_维药名:说热 开里密
- 全蝎_维药名:查洋
- 红花子_维药名:扎让杂 欧如合
- 毛诃子_维药名:白力勒
- 茜草_维药名:欧尔当
- 菟丝草_维药名:色日克月改
- 麟香草_维药名:阿沙
- 牛舌草花_维药名:高孜班 古丽
- 红宝石_维药名:亚库提
- 水龙骨_维药名:白斯法也及
- 罗勒_维药名:热依汗
- 多榔菊_维药名:代如乃吉
- 姜黄_维药名:则其外
- 斑蝥_维药名:阿拉 库鲁克
- 合欢皮_维药名:赛热斯
- 朱砂_维药名:星日福
- 欧烟堇_维药名:夏塔热印地
- 鸡油_维药名:托伙 也合
- 奶桃_维药名:那尔吉力
- 肉桂子_维药名:达尔亲 古丽
- 刺蒺藜_维药名:欧胡日提坎
- 莪术_维药名:布祖哈
- 亚麻子_维药名:孜合尔 欧日合
- 芫荽_维药名:优米哈克 苏提
- 胡萝卜_维药名:赛维则
- 大青叶_维药名:欧斯玛
- 冰糖_维药名:那瓦提
- 新疆圆柏实_维药名:阿日查梅维斯
- 沙龙子_维药名:赛坎库尔
- 高良姜_维药名:胡林江
- 鸡内金_维药名:托伙 塔西里克
- 牛黄_维药名:定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