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扣咪_别名:毛药、十萼茄、双花红丝线、猫耳朵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雷扣咪
年份
leih kaux miev
别名
毛药、十萼茄、双花红丝线、猫耳朵
来源
茄科植物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Lour.)Bitt.的全株。
形态特征
灌木或亚灌木,高0.5~1.5米,小枝、叶背、叶柄、花梗、花萼上面生有具节的单毛和分枝的柔毛。单叶互生,上部的叶常二枚聚生,一大一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至叶柄成窄翅,边全缘,两面被柔毛。花两性,2~5朵聚生于叶腋;花萼杯状,10齿裂,裂片钻头状线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5深裂;雄蕊5,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无毛;子房上位,卵形。浆果球形,成熟时绯红色,有宿存花萼。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态分布
生于荒野、林旁、林下阴湿处。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云南、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印度、马来西亚也有。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晒干备用。
性味
味涩,性凉。
功效
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传统应用
治感冒发热、虚劳咳嗽、气喘、消化不良、腹痛、跌打损伤、疔疮红肿、毒蛇咬伤、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或配鸡蛋煮食;外用鲜叶适量捣敷。
方例
l.咳嗽气喘 雷扣咪(十萼茄)、钳模咪(鱼胆草)全草15克,仇赖咪(麦冬)10克,配猪瘦肉适量,水煎服。
化学成分
根中含2α-羟基蜀羊泉次碱,芰脱皂甙元,新芰脱皂甙元,蜀羊泉次碱,澳洲茄胺。叶、茎中也含有新芰脱皂甙元[1]。
药理
出处
中国瑶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