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老_别名:刺竹、车筒竹、霸楠竹、刺竹笋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紧老
年份
qimgv hlauv
别名
刺竹、车筒竹、霸楠竹、刺竹笋
来源
禾本科植物车角竹Bambusa sinospinosa Me Clure的叶、笋。
形态特征
高大竹类。地下茎为合轴型;秆高10~24米,丛生,直立,粗5~15厘米,节间圆筒形,中空甚细。箨环密生棕色刺毛;箨鞘厚革质,除背面基部有刺毛外,余均无毛;箨耳近相等;箨叶三角形,宿存,正面被棕黑色小刺毛,背面无毛。秆的每节分枝常为3枚,枝条每节上均生有2~3刺;小枝上有叶6~8枚。叶片细长披针形,长6~20厘米,宽6~20毫米。小穗密集簇生花枝的各节,每穗有花4~12朵,黄绿色或淡绿色,各花外稃近等长,卵形,内稃具2脊;鳞被3片。笋期5~6月,花期8~12月。
生态分布
常栽培于向阳山坡或河流沿岸的较高处。产于广西苍梧、阳朔、桂林、金秀、河池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份。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竹叶、竹茹,夏季采竹笋,晒干备用。
性味
竹叶,味甘,性凉;竹茹,味微苦,性凉。竹笋,味甘、酸,性平。
功效
竹叶,清热解毒,凉血。竹茹,清热利尿。竹笋,凉血止痢,清热生津。
传统应用
竹叶,治小儿高热、感冒风热、尿路感染、鼻衄。竹茹,治胃热呕吐、呃逆。竹笋,治消化不良、痢疾、拔异物。
用法用量
竹叶9~30克,竹茹3~9克,竹笋30~60克,水煎服。
方例
1.竹木刺入肉不出 紧老(刺竹)笋适量,捣烂敷患儿
化学成分
药理
出处
中国瑶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