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除湿汤_汤剂

别名
处方来源
兰室秘藏1251年前。
药物组成
苍术3g,柴胡1.5g,羌活1.5g,防风1.5g,升麻1.5g,神曲1.5g,泽泻1.5g,猪苓1.5g,炙甘草0.9g,陈皮0.9g,麦糵面0.9g。
功效
主治
小儿脂肪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空腹时服。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小儿脂肪泻:用本方:苍术7g,防风7g,羌活7g,陈皮6g,升麻5g,柴胡5g,建曲10g,麦芽10g,泽泻10g,猪苓10g,炙甘草6g,红糖为引。水煎,腹泻甚者加诃子、赤石脂;腹胀加槟榔;脱水者以补液纠酸。治疗小儿脂肪泻72例,其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至7岁;病程7日至2周。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米汤样稀便,并伴发烧厌食,口干,皮肤干燥等症。多数患儿血象高,粪便镜检脂肪球均在(++)以上。结果:全部治愈,一般服药1-5剂。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本方合溃疡散:苍术15g,陈皮15g,防风12g,神曲15g,麦芽15g,泽泻12g,柴胡9g,猪苓12g,甘草6g,升麻6g,羌活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空腹服用。同时用溃疡散(蛤粉、青黛、五倍子各等份,研细,用胶囊分装)6g,1日2次,于汤剂前半小时服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例,根据1978年全国消化会议拟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判断标准》判为:近期治愈4例,基本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1例。
药理作用
毒性试验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