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转阴丸_丸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新疆中医药2002,20(1):26-27
|
药物组成 | 黄芪、党参、茵陈、板蓝根、续断、狗脊等。
|
功效 | 祛风除湿,清解毒邪,益气健脾,滋补肝肾。
|
主治 | 乙型肝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次20g,日2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安化县中医医院许启蒙,观察了乙肝转阴丸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5月上海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关于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以下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乙肝病毒感染:血清HBsAg HBsAg 阳性;血清HBV-DNA阳性,或ABV-DNA聚合酶阳性,或HBeAg 阳性;血清抗-HbcIg阳性;肝内HbeAg阳性或/和HBsAg 阳性或HBV-DNA阳性。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乙肝转阴丸,对照组用灭澳灵片,每次4片,日3次,100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1988年1月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HBsAg 、抗HbcIgM、HbeAg于治疗毕及第3-6个月持续阴性。有效:HbeIgM、抗-HbcIgM阴性,HBsAg 仍阳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结果:本组50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2%;对照组5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16%。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HBV标志物转阴率比较,HbsAg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HBcIgM、HBsAg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HbsAg、抗-HbcIgM、,HBeAg的cpm值治疗前后比较,本组三项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对照组仅HBeAg的cpm值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本组29例伴有乏力的患者缓解21例,26例身痛者缓解22例。对照组伴有乏力者33例,缓解9例,身痛27例,缓解7例。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上一篇:滋肾方_
下一篇:克伤痛气雾剂_气雾剂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