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丸_丸剂

别名
处方来源
(89)卫药准字Z-16号。
药物组成
生地黄、牡丹皮、茯苓、山药、当归、酸枣仁。半夏和胆南星等。
功效
滋补肝肾,清热化痰。
主治
头晕,耳鸣,耳聋,手面麻木,潮热盗汗,痰多胸闷等症。用于治疗老年性眩晕等。对高血压、贫血、血管疾病、迷路积水、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前庭神经原炎所致眩晕均有效。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蜜丸,每丸重9g,每次1-2丸,日3次口服,小儿酌减。
用药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主要有镇静,催眠及抗眩晕等作用。
1.镇静、催眠,小鼠ig定眩丸(50、100g/kg)、ip定眩丸(50、75g/kg),氯丙嗪为阳性对照,观察对阈下值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定眩丸对阈下值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有显著协同作用,且作用时间较氯丙嗪持久。
2.抗眩晕:实验结果表明,定眩丸提取液经口服和皮下注射,大小剂量(50、100g/kg)与生理盐水比较,均能明显延长正加速动物眩晕模型的存活时间。
毒性试验
定眩丸醇提物用序贯法测得LD50(iv)= 43,0g/kg,简化机率位法测得LD50(ig)=253.75±3.08g/kg,该药属基本无毒。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