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当归叶下珠方_汤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乡村医药2002,9(3):27-28
|
药物组成 | 柴胡15g,当归15g,叶下珠20g,五味子10g,白芍10g,枳壳10g,山楂10g,土鳖虫10g,郁金10g,猪苓12g,丹参12g,白茅根12g。
|
功效 | |
主治 | 病毒性肝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桃源县人民医院李群林等,观察了柴胡当归叶下珠方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两组,均用肝炎灵、强力宁、肝泰乐、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常规治疗。本组并用柴胡当归叶下珠方,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每2周复查1次肝功能、HBVM等,并做B超复查肝、胆、脾。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疗效评定标准拟定。近期治愈:湿热证和瘀血证的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较前回缩或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或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TTT<6U,SB<17.1μmol/L,ALT<35μ/L),两周后复查仍正常。近期基本治愈:湿热证与瘀血证中的主要症状大部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接近正常(TTT<10U,ALT<50U,SB<25.7μmol),两周后复查仍在此水平。好转:湿热证与瘀血证中的主要症状大部消失,遥脾肿大稳定不变,且无明显压痛及叩痛,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TTT<13U,SB<25.7μmol,ALT<70/L)。无效:治疗3个月未达到好转标准者。结果:本组50例,近期治愈43例,近期基本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86%;对照组42例,近期治愈28例,近期基本治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肝脾肿大、胆囊异常的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肝功能改善方面SB、ALT复常率以本组为优,其平均复常时间本组为SB为24.5日,ALT为26日;对照组分别为44日、30.5日。BHeAg本组治疗前阳性21例,治疗后转阴10例;对照组治疗前阳性27例,治疗后转阴18例。抗HBcAg-IgM本组治疗前阳性31例,治疗后转阴12例;对照组治疗前阳性32例,治疗后转阴9例。在乙肝病毒复制指标转阴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本方能使肝气涤达,热毒清解,瘀血消散,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