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煎
【来源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胃腑·痼冷积热第八》
【配方】生地黄汁2500毫升,茯神、知母、玉竹各200克,栝楼根250克,竹沥150毫升(一方用竹叶100克),生姜汁、白蜜、生地骨皮各1000毫升,石膏400克,生麦门冬汁500毫升。
【制法】将上药切碎,水煮滤汁,水煎三遍将滤汁混匀后浓缩,再下竹沥、地黄汁、麦门冬汁,微火慢煎至药液减少一半,再下生姜汁、白蜜,熬至如饴糖状即成。
【功效与作用】滋阴清热。
【适应证】各种热证。
【用法】初服2匙,白天3次,晚上1次。渐加至每服3匙。
【禁忌】寒证不宜服。
【来源二】《千金翼方·卷十八·杂病上·胸中热》
【配方】生地黄汁2000毫升,生地骨皮、生天门冬、生麦门冬汁、白蜜各1000克,竹叶100克,生姜汁300毫升,石膏400克,栝楼250克,茯神、玉竹、知母各200克。
【制法】将上药饮片切碎,水煮后滤取汁液,放人生地黄汁、麦门冬汁,微火煎至药液减半,再下人白蜜、生姜汁,浓缩至如膏状。
【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滋阴生津。
【适应证】胸中烦热,渴喜热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症。
【用法】每服1匙,白天2次,晚上1次。
【禁忌】血寒证不宜服。
【来源三】《外台秘要方·卷三十一·采药时节所出土地诸家丸散酒煎解诸毒等二十三门·古今诸家煎方六首》
【配方】生地黄汁400克,麦门冬汁1000克,生姜汁100克,紫菀、贝母、款冬花、炙甘草各90克。(一方中原有人参9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切碎,加水1400毫升煎煮,直至煎至剩下600毫升则过滤去渣取汁,倒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煮至沸腾30次,下蜜200克,煎熬至如饴糖则膏成,盛于干燥容器中冷却备用。
【功效与作用】补肺养阴,化痰止咳。
【适应证】肺气虚所致咳嗽及头发变白。
【用法】取5克,含化,每天1次,随病情逐渐增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