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散_散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医函授通讯1984,(4):189
|
药物组成 | 黄柏100kg,煅石膏80kg。
|
功效 | |
主治 | 肌肉注射形成皮下硬结及属阴性未溃破的疮疡疔毒,红肿高大:疼痛发烧者;输液外渗。
|
制备方法 | 共为细面,过100目筛。
|
用法用量 | 本品以凉开水调成粘稠状,摊于油纸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2次。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肌肉注射形成皮下硬结:本组病例中,局部硬结时间最长4个多月,最短1周。患处最大约10×9cm,最小约3×5cm。共观察治疗20例,收到较好效果。 2.输液外渗又用本方,根据外敷部位面积大小决定用药量,用盐水或75%酒精调成糊状,涂在单层纱布上,厚度约0.5-1.0cm,敷在患处,外覆盖软塑料及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水分蒸发而降低药效,局部外敷1-2次/天,3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局部热敷(热水毛巾或热水袋)1-3次/天,疗程同上。治疗输液外渗186例,其中男128例,女58例;年龄3个月至91岁;病程1-38日。对照组24例,年龄10-62岁;病程3-18日。根据疗效标准(痊愈:局部肿胀、疼痛及条索状物消失。有效:局部肿胀、疼痛减轻、条索状物变软。无效:经上述方法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定,结果:治疗组138例,静脉切开插管形成静脉炎的48例,共186例,痊愈168例,占90%;有效13例,占7%;无效5例,占3%(因并发血栓性化脓性静脉炎)。一般情况下第1个疗程明显见效,第2个疗程痊愈。对照组18例,静脉切开插管形成静脉炎6例;有效6例,占23%;无效18例,占7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上一篇:抗骨增生丸_丸剂
下一篇:乌柏根皮枣泥丸_丸剂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