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散_散剂

别名
处方来源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58
药物组成
炒苍术150g,炒扁豆150g,肉豆蔻50g,茯苓150g,薏苡仁150g,泽泻60g,车前子150g,山楂90g,鸡内金100g,木香100g,藿香100g,厚朴50g,黄芩100g,银花150g,葛根100g,赤石脂150g。
功效
主治
小儿秋季腹泻。
制备方法
上述药物烘干,共研成极细粉末备用。
用法用量
<1岁2.5g/次,>1岁5g/次,日2次口服,连服2日。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全部患者均为1988年8至11月肠道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3):175),除外痢疾、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者。随机选择3岁以下患儿29例,其中年龄1-3岁18例,<1岁11例;男16例,女13例;病程最短、1日,最长60日,平均5.6日。大便次数<5次/日15例,5-10次/日9例,>10次/日5例。食型3例,外感型13例(偏热6例,偏寒7例),虚寒型13例。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形或减少至每日1次,其它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者;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它伴随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者;无效:大便次数无明显减少或伴随症状及体征未见减轻者。结果:治愈24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100%。其中伤食型3例,治愈2例,好转1例;外感型13例,治愈10例,好转3例;虚寒型13例,治愈12例,好转1例。外感型与虚寒型之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食型例数过少,未作统计学处理。
药理作用
毒性试验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