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通络舒郁丸_丸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1):51
|
药物组成 | |
功效 | |
主治 | 冠心病。
|
制备方法 | 上药制成蜜丸
|
用法用量 | 每丸重10g。温开水吞服,早晚各1丸。3个月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冠心病300例中,男192例,女108例;年龄40岁以下5例,41-50岁25例,51-60岁108例,61-70岁148例,70岁以上24例。病程:1年以内22例.1-10年241例,10年以上37例,平均病程9.34年左右。30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98例,高血脂136例,糖尿病6例。稳定型心绞痛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型21例;心律失常型7例;心力衰竭型2例;无症状型2例。中医辨证分型:阴虚阳亢型10例,心阴虚型5例,心血虚型3例,心阳虚及心气虚型180例,脾阳虚型6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96例。服药时间分别为1-2月18例,2-3月6例,3-6月175例,6月以上47例。结果:心绞痛272例,显效41例,显效率为15.0%;改善201例,改善率为74.0%;基本无效30例,无效率为11%。总有效率为89%。无效病例多为服药不及1疗程或间断服药者。
|
药理作用 | 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液流变学、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作用的影响:①病理形态方面:实验结束时,用气检法处死家兔,迅速解剖取出主动脉,从主动脉起始部到分叉处,剥净外膜,纵剖贴附于玻璃板上,检查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10例主动脉内膜均有脂质斑块形成,根、弓部尤为明显,根部可见灰黄色环状隆起围绕冠状动脉开口处。弓部则见黄白色隆起条纹,其长轴与主动脉纵轴平行,胸腹主动脉均受波及。用药组10例,动脉内膜亦见脂质斑块,但病变范围明显缩小。组织学检查服药组斑块厚度、泡沫细胞数目、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其它病变均较对照组轻,外膜变化两组均不明显。冠状动脉组织学检查,服药组10例冠脉分支亦见脂质斑块,但有脂质斑块形成的血管数量,及管腔被阻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②血脂方面:实验前,各组动物经耳缘静脉采血,实验开始后,每4周采血检查1次。结果表明:用药组各项指标均显著轻于对照组。③血液流变学测定的各项指标表明:药物对实验性动脉脉粥样硬化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上一篇:止泻合剂_汤剂
下一篇:加减丹栀逍遥散_汤剂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