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咽灵片_片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吉卫药准字(86) 13002。
|
药物组成 | 穿山甲、地鳖虫、玄参。牡蛎、僵蚕等。
|
功效 | 活血化瘀,益阴散结,利烟消肿。
|
主治 | 慢性咽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片合生药0.3g,每次3-4片,日3次饭前服,疗程一般为5周。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慢性咽炎330例中,男性175例,女性155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25年,平均65年;临床分型为慢性单纯性咽炎17例,慢性颗粒性咽炎207例,慢性肥厚性咽炎41例,干燥性咽炎65例。疗程一般为5周,疗程结束后按统一标准判定疗效。结果:近期治愈237例,占71.82%(咽干、咽痛、异物感基本消失,咽部病变恢复正常);好转86例,占26.06%(症状减轻,咽部病变有改善);无效7例,占2.12%(症状及咽部病变较治疗前无好转);总有效率为97.88%。其中干燥型治愈59例,占该型的90.77%,疗效最佳;颗粒型治愈143例,占该型的共9.08%,疗效次之;肥厚型治愈18例,占该型的43.90%,疗效较差。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抗炎、抗渗出,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PCA)反应,缩短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等作用。 1.抗炎、抗渗出:于角叉菜胶致炎前48、24、1小时给大鼠各灌胃利烟灵份3g/kg1次,共3次。明显抑制角叉莱胶性大鼠足肿胀。致炎前灌胃给药(3g/kg)1次,致炎后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7日,对甲醛性大鼠足肿胀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于皮内注射组胺前48、24、1小时各灌胃给药(3g/kg)1次,共3次,对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 2.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给大鼠灌胃利咽灵3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3日。结果表明:利咽灵明显抑制大鼠PCA反应。 3,缩短大鼠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每日给大鼠灌胃给药(3g/kg)1次,连续7日,利咽灵显著缩短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利咽灵的上述作用和其活血化瘀、益阴散结、利咽消肿功能相符。 |
毒性试验 | 急性毒性: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24g/kg、 50ml/kg)灌胃给药,观察1周,22只小鼠除当时活动略有减少外,无异常反应,更无一死亡。长期毒性试验未发现毒副作用。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