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_汤剂
别名 | |
处方来源 | 汉·《金匮要略》。
|
药物组成 | 瓜蒌实、薤白、半夏、白酒。
|
功效 | 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
主治 | 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助间神经痛、心律不齐、胆囊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等。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
用药禁忌 | 孕妇慎用。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乳腺增生病:用本方加减:瓜蒌50g,半夏10g,浙贝母10g,生牡蛎15g,白芥子10g,乳香10g,没药10g,丹参15g,乌药10g,伴纤维瘤者重用牡蛎、丹参;伴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伴肝部化火者加龙胆草;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者加当归、红花;乳房痛甚加木香。以上药物煎汤,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2周为1疗程。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中,年龄34-48岁之间,平均41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增生团块最大的达3.5×3.5cm,可触及增生团块最多的6处。所有病例均经2个以上市级医院确诊。疗效标准:以肿块全部消失,疼痛全部消失为痊愈;以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为好转;以肿块疼痛和治疗前一样或者有发展为无效。结果:痊愈13例,占34.2%;好转17例,占44.8%;无效8例,占21%;总有效率为79%。轻者1个疗程见效,重者3个疗程见效。 2.非化脓性助软骨炎:用本方:瓜蒌20g,薤白20g,半夏15g,气滞血瘀重者加赤芍、乳香各10g,兼痰浊留滞加桔梗15g,制南星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疗程。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23例,其中男性19例,女4例;年龄18-59岁。结果: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共20例;显效(症状消失,助软骨肿胀基本消失)共2例;好转(肋软骨肿胀基本消失,但仍感胸部不适)共1例;总有效率为100%。经半年随访全部病例均未复发。 |
药理作用 | 具有抑菌,解毒,镇咳祛痰,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耗氧量,抗心律失常,降胆固醇及抗氧化作用。 1.抑菌、解毒:瓜蒌、薤白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半夏尚有解毒功效。 2.镇咳、祛痰:瓜蒌、半夏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后者可抑制咳嗽中枢。 3.抑制血小板聚集:瓜蒌薤白半夏汤及单味瓜蒌、薤白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薤白并有明显的促解聚作用。 4.扩张冠脉、降低耗氧量、降低胆固醇:单味瓜蒌有此作用。 5.抗心律失常:半夏对氯化钡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对抗作用,其生物碱可显著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6.抗氧化作用:薤白提取物能保护血清SOD,清除羟自由基。 |
毒性试验 | 小鼠毒性试验结果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均有致畸作用,以生半夏最为严重。尚无关于本复方毒性的报道。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备注 |
近期更新
- 导气合剂_合剂
- 聪脑汤_汤剂
- 还精方_
- 自拟中药外洗方_汤剂
- 防风通圣散_
- 中药清胰汤_汤剂
- 化湿降糖饮_汤剂
- 通窍活血汤加减_汤剂
- 补中益气汤_
- 复方枣仁胶囊_胶囊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骨复生胶囊_
- 自拟莪参胃炎汤加减方_汤剂
- 小青龙汤_汤剂
- 丹泽饮_汤剂
- 百合固金汤加减_
- 自拟中药方剂_汤剂
- 自拟中药复方_汤剂
- 红元煎_汤剂
- 八正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宫复安口服液_
- 桂龙咳喘宁胶囊_
- 扶正理气逐瘀汤_
- 自拟中药方_颗粒剂
- 喘宁软胶囊_
- 瓜草红板汤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外用
- 癌痛消膏_
- 补肾清热毒方_
- 调胃消胀汤_汤剂
- 化痰软坚片_
- 化瘀消痞汤_汤剂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_汤剂
- 妇舒汤_汤剂
- 黄葵胶囊_
- 独活寄生汤_汤剂
- 复健胶囊_
- 双柏散_外用
- 复脉定胶囊_
- 蝎竭药膏_外用
- 迪银片_
- 八味芍药栀子汤_汤剂
- 复方龙枣汤_汤剂
- 四神丸合中药_外用
- 宣肺脱敏方_颗粒剂
- 透疹止痛方_外用
- 调肝泻火汤_
- 二妙散加味_汤剂
- 自拟中药方_汤剂、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