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筋

    三阴三阳的经筋(经筋是指十二正经和十二经别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统,其特点是循行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间,回环曲折,联贯于肌肉之间,上...

  • 宗筋之会

    指若干肌腱的集合处,亦即经络循行中阴经、阳经会合于富有肌腱的大关节部位,如髋、膝关节。指男子生殖器。...

  • 宗脉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

  • 真牙

    即智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又「(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即是说女子二十一岁、男子二十四岁左右,肾气发育已...

  • 诸阳之会

    指头部。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 元神之府

    语出(本草纲目)。指脑。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 阴器

    指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经过之处,而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和肾气的盛衰有关,因此,男女外生殖器的一些病症,常从肝肾论治。...

  • 阴脏

    指患者为阴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刚燥为宜。与牝脏同义。...

  • 阴筋

    指睾丸系带。...

  • 咽喉

    指舌根后喉腔最宽处,是口腔与气管、食管之间的通道,全身有许多经脉循行或贯串于此。...

  • 咽门

    在喉腔内,为咽入之门,饮食通周咽门下入食管。...

  • 阳事

    指男子性生活或性机能。...

  • 阳脏

    指患者为阳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清滋为宜。与牡脏同义。...

  • 血之府

    指血脉。血聚于经脉之中,故名。...

  • 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咽(音烟)者,咽(音验)也,主通利水穀,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人在咽食时,食物经咽下入食管。...

  • 血室

    子宫。指肝脏。指冲脉。参见“热入血室”条。...

  • 血海

    指冲脉,以其为十二经脉所汇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脏,因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经穴名。在膝盖骨内缘上二寸五分处,属足太阴脾经。...

  • 玄府

    同“元府”,指体表的汗毛孔,又名“气门”(汗从肺气而宣发,故名)或“鬼们”(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名魄汗,汗毛孔则名鬼门)。...

  • 悬雍垂

    又称“悬雍”、“帝丁”、“帝钟”,即张口时软齶后向下后方倾斜,后缘游离,正中有一向下的突起部,俗称“小舌头”。...

  • 形脏

    形脏是指藏有形之物(实物)的胃、小肠、大肠、膀胱四个脏腑(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 胸中之府

    指背部。这里的“胸中”是指五脏,背部有五脏的腧穴,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 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即所谓“君主之官”(可以体会为“首要之脏”)。“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但从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看,更多的还是指中枢神经...

  • 心包络

    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临床上急性传染病等因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发...

  • 指形体。一些显露于外的,医生能够诊察到的形体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时的参考。...

  • 小肠

    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进一步消化,把饮食中那些精华养料吸收后,通过脾的运化,滋养全身,并将消化后糟粕样的化物传送到大肠,而其中的水液则通过其他脏腑...

  • 小心

    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

  • 五中

    指五脏(见《素问·阴阳类论》)。...

  • 下极

    指肛门,在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名。指会阴。参见该条。面部望诊部位,在左、右侧目内眥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可以作为诊察心病时的参考。...

  • 下窍

    指前阴尿道(一说包括精窍)与后阴肛门。...

  • 五官

    指五脏与之相连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从诊断意义上来说,根据...

  • 五脏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

  • 廷孔

    指女子尿道口,有督脉联系于此。...

  • 六腑之一。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即消化饮食),由于胃受衲饮食,故又有“水谷之海”,“五谷之腑”或“太仓”之称。胃和脾相表里,它们的分工是:胃主受纳并消化饮食,脾主运化饮食精微...

  • 四海

    指“髓海”(脑)、“血海”(冲脉)、“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见《灵枢·海论》)。...

  • 髓,主要是指脊髓,也包括骨腔内的髓质,由肾所藏的精气变化产生的。也就是说,肾能生髓,脊柱中的髓又与脑相通,故临床上髓、脑、骨的病症,往往从肾论治。...

  • 髓之府

    指骨,骨内藏髓,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 十二脏

    是脏腑的合称,又称“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 肾之府

    指腰部,故“腰为肾之府”。临床上腰酸痛属于虚症者,大多由于肾虚(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 十二节

    指四肢的大关节,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关节。...

  • 舌本

    即舌根,有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于舌下。...

  • 神脏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脾、肺、肾,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名(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 五脏之一。“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肾所藏的精,不仅藏本脏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为“先天之精”),还藏五脏六腑水穀所化生的精气(为“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肢体各部组...

  • 肉分

    指肌肉的纹理而言。股肱间肌肉界限分明,叫“大分”;肌肉之间的纹理叫“小分”,故名。...

  • 三焦

    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

  • 上窍

    指头面部的孔窍。...

  • 气海

    部位名称,有上下之分,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会积之所;脐下“丹田”为下气海,是男女精气会聚之处。经穴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

  • 七窍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可以从七窍的变化中得到一些诊断印象。...

  • 奇恆之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即子宫)。奇恆有异乎寻常的意思。奇恆之腑形体类似腑,作用又类似脏(因为有贮存精气的作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在人体中与一般脏...

  • 七沖门

    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合称七冲门(见《难...

  • 牝脏

    五脏中之属于阴者为牝脏,乃指脾、肺、肾三脏而言(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 皮毛

    乃体表皮肤和附于皮肤上的毫毛的合称。“肺生皮毛”,皮毛润泽是肺气功能和调的一种表现。皮毛和汗腺具有调节呼吸作用,皮毛受风寒等外邪侵袭,也容易内合于肺,产生一些呼吸系...

  • 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所谓“脾主运化”。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营养,脾能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又能统摄周身血...

  •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可见脑的产生和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包括先天的肾精和后天水谷化生的精气)又能生髓,髓汇集于颅腔内形成了...

  • 女子胞

    又称“胞宫”、“胞脏”或“子脏”,通常认为就是子宫。然而从女子胞的实际功能来说,是概括整个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

  • 膀胱

    六腑之一。又名“脬(ㄆㄠ)“,俗称尿脬。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小便的器官,《内经》此喻为“州都之官”(州都义同洲渚,是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形容膀胱为水液聚集之处),膀胱和肾相表...

  • 募原(膜原)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

  • 目系

    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胳,有手少阴心经联系于此。...

  • 牡脏

    五脏中之属于阳者为牡脏。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属阳,故称心、肝二脏为牡脏(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 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眼的生理功...

  • 苗窍

    指鼻为肺窍,目为肝窍,口唇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