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花
别名:隔虎刺花
功效与作用:
使用方法:
摘录于:《*辞典》
伏牛花
拼音名:Fu Niu Hua
别名:隔虎刺花。
中药伏牛花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
原形态
虎刺,常绿小灌木,高30~70厘米。根粗大分枝,或缢缩呈念珠状,根皮淡黄色。枝条细,灰白色,分枝多,有直刺,长1~2厘米,常对生于叶柄间,黄绿色,小枝有灰黑色细毛。叶对生,卵形或阔椭圆形,长1~2.5厘米,先端凸尖,基部圆形,表面有光泽,革质,全缘;几无柄。花小,白色,1~2朵生于叶腋;萼筒倒卵形,窑存;花冠漏斗状,裂片4;雄蕊4;雌蕊1。核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性味与归经
味苦甘,无毒。《开宝本草》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舒筋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头痛,四肢拘挛。
- 《开宝本草》:疗久风湿痹,四肢拘挛,骨肉疼痛。作汤主风眩,头痛,五痔下血。
- 《本草蒙筌》:主大风遍身碎痛。
药材处方
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甚则火腑热秘:伏牛花,山茵陈,桑寄生,白牵牛,川芎藭,白僵蚕,蝎梢各三钱,荆芥穗四钱。为末。每服二钱,水煎一沸,连滓服。
摘录于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