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藤
别名:山木通,川本通,木通
功效与作用:消食止痢;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治食滞腹胀;泄泻痢疾;湿热淋证;水肿;妇女闭经及乳汁不通。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6~15克。
摘录于:《中华本草》
棉花藤
拼音名:Mian Hua Teng
别名:山木通,川本通,木通。
中药棉花藤为毛茛科植物钝齿女萎的藤茎。秋季采集,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钝齿女萎,藤本,茎长3~4米。新枝被杖贴短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5~10厘米,被短柔毛;中央小叶片宽卵形,长5~10厘米,宽4.5~8.5厘米,常不明显3裂,先端渐尖,基部多截形或近心形,边缘有少数钝牙齿较少,表面疏生伏贴短柔毛,背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圆锥花序有多数花,腋生,比叶为短,花序梗均被伏短柔毛;萼片4,白色,开展,倒卵形,长7~9毫米,两面被短柔毛;雄蕊多数,花丝比花药长5倍,无毛;心皮多数,被毛。瘦果纺锤形或狭卵形,干后黑色,宿存花柱长约2厘米,被白色羽状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茎藤呈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4毫米;表面黄绿或绿褐色,有纵棱及节,质脆易折断。叶对生,为三出复叶,具长柄;小叶片黄绿色或灰绿色,密被柔毛,边缘有疏锯齿。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凉;小毒;归肝;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
消食止痢;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治食滞腹胀;泄泻痢疾;湿热淋证;水肿;妇女闭经及乳汁不通。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5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