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并头黄芩_蒙药名:敖古塔那-其其格

汉语拼音
Bing ton huang qin
蒙药名
敖古塔那-其其格
别名
吉布贼,伊和毕日阳古
考证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内称:“具狗舌状小圆叶,茎紫红色,方形,花同香青兰,且比香青兰大,气芳香。”并附植物形态图2幅。上述植物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认用的并头黄芩的形态特征相近。根据文献记载及蒙医临床应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吉布贼即敖古塔那-其其格(并头黄芩)。
中药材基原
为唇形科植物并头黄芩的全草。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并头黄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细长,淡黄白色。茎直立或斜升,四棱形,沿棱疏被微柔毛或近几无毛,单生或分枝。叶三角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7~3.3cm,宽3~11mm,先端钝或稀微尖,基部圆形、浅心形、心形乃至截形,边缘具疏锯齿或全缘,上面被短柔毛或无毛,下面洽脉被微柔毛,具多数凹腺点;具短叶柄或几无柄。花单生于茎上部叶腋内,偏向一侧;花梗长3~4mm,近基部有1对长约lmm的针状小苞片;花萼疏被短柔毛,果后花萼长达4~5mm,盾片高2mm;花冠蓝色或蓝紫色,长1.8~2.4cm,外面被短柔毛,冠筒基部浅囊状膝曲,上唇盔状,内凹,下唇3裂;子房裂片等大,黄色,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小坚果近圆形或椭圆形,长0.9~1mm,宽0.6mm,褐色,具瘤状突起,腹部中间具果脐,突起。花期6~3月,果期8~9月。 生于河滩草甸、山地林缘、林下以及撂荒地、路旁、村舍附近。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青海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白杨素(chrysin),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chrysi-7-O-β-D-glucuronide)[1]。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苦,性凉。
功效
清热,消肿。
主治
主治肝热,肝肿大,牙龈脓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治肝热症 并头黄芩15g,红花12g,牛胆3g,茵陈6g,铁屑(制)3g,加适量冰糖。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五味并头黄芩散)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Popova T P,et a1. C A,1977,86:86123c
蒙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