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药膳食疗

宋元时期,是指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王朝,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攻占大都、元朝复灭这一时期。  

宋金元400年间,大兴水利,开荒垦地,不断更新农具,培育优良品种,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科技、医药有了新的发展。  

在宋代印刷的发明与革新使书籍的刻印变得方便,医学书籍出版较前代大大增多。与此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临床上又不断发现新药和新的食疗方法,原本草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宋朝政府下令,在整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编订《开宝本草》、  《嘉佑本草》、  《图经本草》。这些本草由宋朝廷印刷、出版、颁布发行、号令各郡、州、县执行。  

公元973年,宋廷令“尚药奉御”刘翰、道人马志及其翰林医官等组成编写组,在《新修本草》、《蜀本草》的基础上进行校辑、增补、改错等修订工作,同时与《本草拾遗》(陈藏器著)、《本草音义》(李含光著)等书相互对照、参证,编写出《开宝新详定本草》,增加新药126种。后经李防、王光佑、扈蒙共同校辑,辑成21卷,增补药133种,定名《开宝重定本草》即《开宝本草》。这本书不仅收录药物有所增加,而且食疗、食补方面的内容也比较丰富。  

公元1057年,《开宝本草》问世肋年之后,宋仁宗又命太常少卿直集院掌禹锡、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林亿、殿中承秘阁校理张洞、殿中承馆阁校勘苏颂与医官秦宗古、朱有章等一起修订《开宝本草》。他们采用《本草拾遗》、《日华子谢家本草》、《药性论》和各类本草与《开宝本草》对照、校辑、删繁、增补等工作,完稿于1060年8月,名曰《嘉佑补注神农本草》,共21卷,载药1082种,增加药物99种,这些药物中,能用来制作食疗肴馔的很多。  

《图经本草》是苏颂组织专业人员撰写的药物专著。共21卷,载药780种,其中草药103种,在635种药名下共绘933幅药图,是我团第一部中药图谱,这些图谱中,能用于食疗的药物甚多,而且是由政府刻版、印刷、颁布的,影响很大。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四川蜀州崇庆府晋原人,后在成都行医,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医著,加上自己的临床和治疗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将《新修本草》、《蜀本草》、《本草拾遗》、《千金·食治》、《食疗本草》、《雷公炮炙论》等书相对照、校辑,其中食疗方面,在书中处处体现,这说明唐氏对食疗、食补的重视。公元1092年,四川阆中医士陈承曾将《嘉佑本草》、《图经本草》二书加上古今论说和个人体会,综合攒写一本《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共23卷,是我国最早把本草正经、药图、图经结合编辑的医药书书籍,图文并茂,易学易懂,是一个创举。唐慎微以《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为蓝本撰写成书的。本书共32卷,载药1558种,约60万言,并新增药物476种,他发展了我国医药和食疗学。当时尚书左丞蒲宗孟想报请朝廷,奏请一官职,但唐氏拒绝,愿继续留在民间为民疗疾治病。  

宋代河南省商丘县人王怀隐于公元978年,在宋政府指令下,组织翰林院医官们收集当时各种医药书籍、验方、民间方,经过整理编辑,_于992年完成《太平圣方》的编写工作。全书共100卷。该书除继承和发扬我国医药学外,对食疗、补养方面,也进行了大量论述,书中还讲了一些有趣故事,如老妇服枸杞长寿的典故,就出自这本书里。其故事大意是:古时,有人出差到河西,途中看见一个面似十五六岁的“姑娘”打一位八九十岁的白发老头。出差人感到很奇怪,问那 “姑娘”:“这位老头是您什么人?您为何打他?”  “姑娘”答曰:  “他是我的曾孙,因家中有好药他不肯吃,年纪轻轻的就这样老态龙钟的样子,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走也走不动了,就因为这个,我才打他。”出差人便问:  “姑娘,您今年多大年纪?”“姑娘”说,  “才三百七十二岁。”出差人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姑娘”吃了什么仙丹妙药。姑娘说不是吃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一味有五个名字的药,这药春天叫“天精”,夏天叫“枸杞”,秋天叫“地骨皮”,冬天叫“仙人杖”,又叫“西王母杖”,若一年四季长年不断服用,就可以与天地齐寿。这当然是个传说。不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枸杞甘平无毒,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明目安神,令人长寿。”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枸杞有抗脂肪肝和保护肝脏的作用,有降血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有降血糖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病形成的脂肪肝、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都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危及健康的疾病。枸杞具有上述功效,能防治这些疾病,因而能起到保健益寿的作用。枸杞还能提高T淋巴细胞的功能,所以有抗老延年益寿之功效。枸杞制作药膳方法多种:“枸杞蒸鸡”、  “枸杞蒸鸭”、  “枸杞鹑蛋”、  “枸杞乌鸡煲”、  “枸杞银耳”、  “枸杞酒”等,所以枸杞可常服,既可预防疾病,又可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