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片”拔罐走红并非偶然
在里约奥运会上,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身上的“中国印”引人注目。他这样解释拔罐的妙处:“比赛之前我觉得身上有点酸痛就拔了一次,我身上还从来没出过这么黑的印,印子就出现在疼得最厉害的地方。”
除了菲尔普斯,体育界喜欢拔罐的“粉丝”不在少数。例如,美国体操运动员纳杜、游泳运动员库格林,白俄罗斯游泳运动员桑科维奇,都是拔罐爱好者。许多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露出拔罐后的印记,或淡或浓的暗红色,在背部、在手臂、在额头,格外引人注目。
拔罐走红,并非偶然。以菲尔普斯为例,他共获得奥运金牌23枚,本可享受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偏偏拔火罐让他欲罢不能,原因在于其无可替代的疗效。除了拔火罐之外,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已经成为全球体育界运动康复的重要手段。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距,但中医神奇的疗效有目共睹。据最新统计,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刮痧拔罐,病去一半”。然而,对于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中医传统疗法,国外接受起来还有点困难。中医拔罐走红之后,网上却传来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拔罐疗法既非中医独创,也非中医首创,拔罐与岐黄之术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人人皆知的中医绝技,竟然被无端“去中国化”,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拔罐走红里约奥运会,但中医药还很难说赢了一局。
众所周知,中医针灸早就被誉为“中国名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样牢牢盖上“中国印”的绝技,居然也遭遇有实无名的尴尬。近年来,美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干针”的简易针刺疗法,实际上就是针灸的“变种”。“干针”与中医针灸之争,反映了西方针灸发展出现“去中医化”的倾向,即“废医存针”。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曾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确实,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原创知识体系,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中医药缺乏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手段,被各国当成了“免费午餐”,遭到疯狂攫取和无偿开发。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海外屡遭抢注,包括一些老字号如“王老吉”“保济丸”等。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日本生产的“救心丸”是在我国“六神丸”基础上开发的,年销售额上亿美元。国际拔罐疗法协会代理负责人杰茜卡·麦克莱恩说,里约奥运会开幕后短短几天,拔罐设备的购买量增加20%,想获得拔罐资格证的理疗师人数增加50%。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国家的财富。中医药扬帆启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作者王君平系《人民日报》记者)
上一篇: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近期更新
- 拔罐疗法治病三优点
- 走罐疗法治疗背部疼痛
- 拨罐是将毒气拔出来吗
- 藏医擅用牛角拔罐
- 家庭拔罐三点要注意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 拔罐治疗后背疼痛
- 火罐治病有讲究
- 敷药罐法种类多
- 记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安乐社区乡村医生曲维信
- 针刺拔罐对付蚊虫叮咬
- 在家门口 享受各种中医诊疗
- 壮医主要是通过外治的方法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们
- 体质辨识方法 拔罐
- “四联疗法”除腰疾更好
- 壮医三宝 药线针刺、莲花针拔罐
- 拔罐选配穴位保健方法
- 刺血疗法 治病外治法
- 落枕咽喉炎 颈部火罐行
- 烧伤急救 冷疗为先
- 看罐印知病情
- 针灸推拿 解除病痛
- 排除体内湿毒浊气 涌泉穴拔罐
- 三伏刮痧拔罐防治肺系疾病
-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 土家竹子能拔罐
- 自然医学研究会 中医药旅游人才 中医骨干培训
- 揭开拔罐疗法的神秘面纱
- 家中拔火罐 方法要掌握
- 体表窦道不愈 试试拔罐疗法
- 拔罐包括竹罐 玻璃罐 抽气罐等 特点各有不同
- 里约奥运拔罐“粉丝团”扶正祛邪保护运动员免疫系统
- 浓厚中医色彩的“中医印”
- 拔罐疗法故称为“角法”治疗范围广泛
- 拔火罐 艾灸 耳穴压豆 颈椎操 穴位按摩 刮痧
- 应坚决取缔非法推拿按摩
- 刮痧最善补虚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
- 排毒拔罐疗法要慎用
- 拔罐疗法在全球发展与现状进行总结
- 祛湿清热推荐一些简便易学的中医疗法
-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点刺放血加拔罐
- 理性对待拔罐热
- 一套舒筋理气拔罐疗法解岔气
- 饮食养生 音乐养生 书法养生
- 刮痧补虚泄实 因病因时因地制宜
- 土家医“打火罐” 疗法
-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 急性腰扭伤 拔罐治疗
- 拔罐拔走空调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