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尿液检查中尿蛋白的意义

  尿检查报告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尿蛋白。也是引起泡沫尿的罪魁祸首。

  尿蛋白,顾名思义,就是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其实尿液中正常尿蛋白都是来自血浆的。还记得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么?他们决定了尿液中蛋白的存留。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血浆中的蛋白会被过滤保存,最终生成的尿液中只含有少量蛋白。

  尿液中可以检测到大量蛋白质,那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肾脏功能受损。

  尿常规检查中,通常只有定性检查,只提示阴性或者阳性,不提示蛋白的数量,正常的尿液这项检查的结果是阴性的。临床医生通常还会给阳性患者检查24h的尿蛋白含量,从而进行定量的评估。在临床上,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不过阳性结果并不一定就是肾脏病变。混杂血液、脓液、黏液污染也可能结果阳性,这就是临床上所谓的假性蛋白尿。

  真性尿蛋白的增多分为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

  其中生理性增多也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出现的暂时蛋白尿增多。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蛋白尿。剧烈运动、直立(青年多见)、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情绪激动等都是常见的原因。如果你发现突然有泡沫尿,先排除一下是否事先经历了以上这些情况。生理性增多大多数都是只发生一次的,休息平静后即可恢复正常。而且这种情况下蛋白尿一般较轻,24h定量接近正常值。及时去除诱因,好好休息、平静情绪就可以恢复。

  病理性蛋白尿,顾名思义,就是肾脏生病后出现的泡沫尿。这种情况下,肾功能受损,也就是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的大量血浆中的蛋白进入尿液。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是常见病因。

  在临床上,尿液中蛋白含量越高,可能意味着病情越严重。

  举两个例子:肾脏病患者中有很多人一定对于肾病综合征这个诊断不陌生。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就有蛋白尿>3.5g/24h的规定。另外,临床上,对于怀孕后出现高血压的孕妇,也会根据蛋白尿的量进行危重分类,>2g/24h的病情较重,称为子痫前期。

  总的来说,有泡沫尿不一定有肾脏病。但确诊疾病的患者,24h尿蛋白越高,往往意味着病情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