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_蒙药名:乌莫黑-哲格苏
汉语拼音 | Chang pu
|
蒙药名 | 乌莫黑-哲格苏
|
别名 | 树达格,扎贡-乌叶图,胡如音-乌叶图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树达格有黑、白两种。生于水中,叶绿色,状如稻叶,根如老人指节,气味浓,味辛,色黑,粗糙。”《无误蒙药鉴》载:“(黑者)……根色黑,状如老人指节,节多……(白者)断片状,有节,色白,气芳香,味甘,颜色、性状、皱折等同上,但质硬,透明,色稍灰色,切面白色者为佳。”并各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根茎特征及附图与蒙医所认用的菖蒲形态特征一致,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树达格即乌莫黑-哲格苏(石菖蒲),查干-树达格即水菖蒲(白菖蒲)。
|
中药材基原 |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水菖蒲的根茎。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1.石菖蒲 Acorns tatarinowii Schott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直径5~8mm,外皮黄褐色。叶根生;剑状线形,长30~50mm,宽2~6mm,罕达1cm,先端渐尖,暗绿色,有光泽,叶脉平行,无中脉。花茎高10~30cm,扁三棱形;佛焰苞叶状,长7~20cm;肉穗花序长5~12cm,直径2~4mm;花两性,淡黄色,密生;花被6,倒卵形,先端钝;雄蕊6,稍长于花被,花药黄色,花丝扁线形;子房长椭圆形。浆果肉质,倒卵形,长宽均约2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山涧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间。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2.水菖蒲 Acorns calamus L.
与石菖蒲的主要区别为植株高大,根茎粗大,有分枝,直径1~1.5cm,外皮棕褐色或黄白色,有较浓烈香气。叶剑形,长50~150cm,宽0.6~1.5cm,中脉显著。肉穗花序,长约4cm,直径6~12mm,果期直径可达1.5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水边及潮湿地。分布几遍全国。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石菖蒲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晒干。水菖蒲全年可采,但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新鲜时切成0.5~1cm的小段晒干者。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1)石膏蒲 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8mm;上侧有略呈扇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圆点状根痕,节部有时残留有毛鳞状叶基。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以条粗、坚实、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2)水菖蒲 根茎扁圆柱形,少有分枝;长10~24cm,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有细纵纹,节间长0.2~1.5cm,上侧有较大的类三角形叶痕,下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节上残留棕色毛须。质硬,折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苦辛。
以根茎粗大、表面黄白色、去尽鳞叶及须根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1)石菖蒲 表皮细胞1层,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少。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2)水菖蒲 与石菖蒲的主要区别为:薄壁细胞作圈链状排列,有大型细胞间隙,为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每一圈链的连接处有一较大的圆形油细胞;维管束鞘纤维不发达;中往无纤维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通常不含方晶。
|
化学成分 | 石菖蒲根茎含挥发油,内有α,β-及γ-细辛脑(sarone),欧细辛脑(euasarone),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cis-methvlisoeugenol),榄香脂素(elemicin),细辛酸(asarvlalde-hyde),δ-荜澄茄烯(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肉豆蔻酸(mmristic acid)[1~3]及二聚细辛醚。
水菖蒲根茎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菖蒲大牻牛儿酮(acoragermacrone),异菖蒲烯二酸(isocalamendi-ol),菖蒲烯(calamene)。油中尚含樟脑(camphor),龙脑(borne-ol)等多种成分[4]。也含多种脂肪酸、糖类[5]。根中含色氨酸等13种氨基酸[6]。另含木犀草素-6,8-C-二葡萄糖苷(luteolin-6,8-C-diglucoside)[7]。
|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静作用 石菖蒲水煎剂腹腔注射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降低,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的协同作用[1,2]。其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0.05ml/kg即能显示出极强的催眠效果[3]。 (2)抗惊厥作用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g/kg灌服,30min后可使小鼠对戊四氮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与对照组比较,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抽搐鼠数减少[4]。水煎剂也能对抗戊四氮对小鼠的惊厥作用[1,2]。石菖蒲挥发油中的α-细辛脑可能是其抗惊厥的有效成分。α-细辛脑腹腔注射能对抗小鼠的电惊厥,也能对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和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引起的惊厥大发作[5]。但也有报道未能观察到石菖蒲抗士的宁、戊四氮和电休克致惊厥的作用,而可见到其协同硫喷妥钠、减少自发活动和对抗苯丙胺兴奋作用,并能提高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的痛阈值[6]。 (3)对动物学习记忆的作用 用复杂迷宫趋食法和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条件反应-跳台法,观察到石菖蒲水提醇沉液灌服,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对东莨菪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及乙醇引起的记忆再现缺失均有明显改善作用[7,8]。亦能明显改善亚硝酸钠、氰化钾和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小鼠的缺氧状态[8]。 2.解痉作用 α-细辛脑能完全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和肠道平滑肌收缩,对抗组胺和5-羟色胺(5-HT)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μg/ml[9]。 3.抗心律失常 腹腔注射5%石菖蒲挥发油3ml/kg,对大鼠由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对抗家兔由肾上腺素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还有减慢心率的作用[10]。二聚细辛醚有显著的降脂作用[11]。 4.其他作用 α-细辛脑能对抗垂体后叶素的宫缩作用[12]。体外培养,1:2石菖蒲煎剂能杀死蛔虫,对猪蛔虫的麻痹和致死作用较强[13]。体外试验,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14,15]。煎剂在体外能杀死腹水癌细胞[16]。 5.毒性 石菖蒲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53±2.5g/kg[2]。其挥发油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0.157ml/kg[1];腹腔注射的LD50为0.23±0.023 ml/kg[17]。α-细辛脑大鼠灌胃的LD50为926mg/kg[17]。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1]。点样试验和掺入平板法试验一致证实α-细辛脑为诱变阳性物质,能引起鼠伤寒沙门菌变种TA100、TA98的致突变作用[17,1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苦,辛、性温。效糙,锐,轻。
|
功效 | 消黏,消食,调理胃火,开胃,防糜烂,除协日乌素。
|
主治 | 主治消化不良,白喉,炭疽,协日乌素病,黏虫,呃逆。
《论说医典》:“消食,调理胃火,治炭疽,白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黏性刺痛,炭疽,白喉,协日乌素病 诃子60g,木香15g,菖蒲45g,麝香7.5g,草乌(制)30g。制成水丸。每次0..5~1.5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蒙医方剂学》五凤丸)
2.治巴达干赫依症,呃逆 菖蒲、木香各5g,干姜20g,紫硇砂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通瓦嘎吉德》四味菖蒲散)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徐俊平,等.中草药通讯,1979,10(7):299
(2)向仁德,等.中草药,1983,14(1):41
(3)向仁德,等.中药通报,1983,8(5):31
(4)李麦香,等.中草药,1993,24(9):459
(5)Asif M,et a1.C A,1984,100:135826b
(6)Vashi I G,et a1.C A,1987,107:151207b
(7)EI’yashavich E G,et a1.C A.1974,80:121271y
药理
(1)
|
蒙药名出处 |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
上一篇:干姜_蒙药名:嘎
下一篇:石灰华_蒙药名:梢绕音-竹冈
近期更新
- 藁本_蒙药名:哈日-巴拉其日嘎纳
- 胡椒_蒙药名:胡珠
- 松节_蒙药名:那日森-格树
- 砂生槐子_蒙药名:伊日盖音-乌热
- 槲寄生_蒙药名:毛敦-苏格苏日
- 并头黄芩_蒙药名:敖古塔那-其其格
- 椭圆叶花锚_蒙药名:昭邦利格-章古图-地格达
- 三七_蒙药名:冈淖尔-乌布斯
- 宽苞棘豆_蒙药名:查干-萨日达玛
- 大黄_蒙药名:格秀讷
- 益母草_蒙药名: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豪猪刺_蒙药名:邵格-札拉
- 松萝_蒙药名:阿拉坦-乌塔斯-乌布斯
- 大瓣铁线莲_蒙药名:哈日-特木尔-敖日阳古
- 柿子_蒙药名:沙布塔拉
- 紫茉莉_蒙药名:宝如-茉勒热格-其其格
- 多叶棘豆_蒙药名:那布其日哈格-奥日道扎
- 囊距翠雀花_蒙药名:奥塔利格-毕日-其其格
- 刺猬刺_蒙药名:札拉音-乌苏
- 白豆蔻_蒙药名:查干-苏格木勒
- 甘松_蒙药名:乌奴日图-呼吉
- 缬草_蒙药名:珠勒根-呼吉
- 北沙参_蒙药名:查干-扫日劳
- 草果_蒙药名:嘎古拉
- 黄芪_蒙药名:混其日
- 白石脂_蒙药名:查干-莫勒黑-朝鲁
- 轻粉_蒙药名:查干-雄胡
- 地锦草_蒙药名:马拉干-札拉-乌布斯
- 木腰子_蒙药名:额力根-芍沙
- 毛诃子_蒙药名:乌苏图-阿茹拉
- 黑蕊虎耳草_蒙药名:格日勒图-乌布斯
- 茜草_蒙药名:玛日依纳
- 曼陀罗子_蒙药名:达杜拉
- 唐松草_蒙药名:查森-其其格
- 地榆_蒙药名:呼仍-图如
- 珍珠_蒙药名:扫布德
- 蓖麻子_蒙药名:阿拉格-麻吉
- 马勃_蒙药名:都力-莫古
- 升麻_蒙药名:扎佰-乌布斯
- 猪牙皂_蒙药名:孙道-宝日楚格
- 石决明_蒙药名:黑苏嘎
- 狐肺_蒙药名:乌讷根-奥西格
- 石化_蒙药名:哈敦-哈格
- 马钱子_蒙药名:浑齐勒
- 水金凤_蒙药名:札乃-哈玛尔-其其格
- 香薷_蒙药名:协日-吉如格巴
- 泡囊草_蒙药名:混-浩日素
- 铜绿_蒙药名:吉森-吉卜
- 黄连_蒙药名:协日-洪连
- 钩藤_蒙药名:嘎日迪音-浩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