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_蒙药名:朝伦-雄胡
汉语拼音 | Zhu sha
|
蒙药名 | 朝伦-雄胡
|
别名 | 昭格拉玛,擦勒高得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昭格拉玛状如针排列,颜色深紫。”《无误蒙药鉴》称:“天然品为紫红色,状如并列针束状排列,呈现贝壳状纹理,熔化可炼得水银。藏地虽认为紫色者质佳,但色红明亮者非常稀少,疗效很好。有人认为‘达础’即‘昭格拉玛’是错误的,认为‘达础’应是‘擦勒嘎日’(轻粉)。”并附有矿物形态图1幅。以上记载及附图与现代使用的朱砂基本吻合,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昭格拉玛即朝伦-雄胡(朱砂)。
|
中药材基原 | 为硫化物类辰砂族矿物展砂。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辰砂Cinnabar
三方晶系。晶体为厚板状或菱面体,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多以粒状、致密状块体出现,也有呈粉状被膜者。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有时带铅灰色,条痕为红色。金刚光泽,完整晶体半透明。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2.5。相对密度8.09~8.20。性脆。
常呈矿脉,产于岩石裂隙中。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量朱砂,可利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中,左右旋转之,因比重不同,故朱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质后,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状。其片状者称为“镜面砂”,块状者称“豆瓣砂”,碎末者称“朱宝砂”。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本品呈大小不一的块片状、颗粒状或粉末状。鲜红或暗红色,有光泽。质重而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条痕红色或褐红色。其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者为“珠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较松脆者为“镜面砂”;块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质重而坚、不易碎者为“豆瓣砂”。无臭、无味。
以色鲜红、有光泽、体重、质脆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蓝灰色;内反射为鲜红色;偏光色颜色常被内反射掩盖,偏光性显著;反射率27%(伏黄)。
透射偏光镜下:为红色,透明;平行消光;干涉色鲜红色;一轴晶;正光性。折射率:No=2.913,Ne=3.272,双折射率较高,Ne-NO=0.359。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适量,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消失。(检查汞盐)
(2)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硝酸(3:1)的混合液2m1,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检查汞盐) ②取滤液调至中性,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检查汞盐) ③取滤波.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④取滤液,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硫酸盐)
|
化学成分 | 主含硫化汞(HgS),纯品不得少于96%[1]。
|
药理作用 | 1.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2%朱砂混悬液给小鼠灌胃无镇静、催眠作用,但是连续3星期给予含朱砂药物的小鼠能使催眠剂量的异成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延长。对戊四氮腹腔注射引起的惊厥无拮抗作用[1]。亦有报道,小鼠灌服朱砂1.2g/20g,连续7d,结果给药组产生惊厥时间可平均推迟80s[2]。 2.抑制生育 雌鼠口服朱砂后受孕率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雌性动物服用朱砂后对受孕有一定影响[3]。 3.其他作用 人工朱砂给家兔灌胃能使尿排出的总氮量增加,体重亦有增加[4]。外用能杀灭细菌及寄生虫[5]。 4.毒性 小鼠静注朱砂煎剂的LD50为12.10g/kg[6]。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朱砂对小鼠心、肝、肾有一定损害[7]。 |
炮制方法 | 朱砂粉 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研成细粉,或加水适量先研细,再加多量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是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即可。
|
性味 | 味甘,性凉。
|
功效 | 镇惊,清热解毒,接骨,愈脑伤,敛疮。
|
主治 | 主治偏瘫,白脉病,小儿肺热,惊风,抽搐,疮疡,喉暗,骨折,利刀伤,创口化脓。
《金光注释集》:“续脉,接骨。”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及久服。孕妇禁服。
|
附方 | 1.治小儿肺热 朱砂、川贝母、甘草各25g,石膏(制)50g,寒水石(制)200g。制成散剂。每次0.5~1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五味朱砂散)
2.治小儿高热,惊风,抽搐 朱砂25g,胡黄连15g,巴豆(制)25g,牛黄0.5g,麝香0.5g。制成糊丸。每次0.1~0.3g,每日1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五味朱砂丸)
|
药物分类 | 矿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玉琴.矿物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74
药理
(1)时钩华,等.药学通报,1984,19(1):26
(2)徐莲英,等.中成药研究,1988,(5):2
(3)黄康燕,等.全国第二届矿物药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24
(4)佐士丁.日本药物学杂志,1978,(25):93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374
(6)岳旺,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2):42
(7)刘忠恕,等.天津医药
|
蒙药名出处 |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
下一篇:胆矾_蒙药名:呼和-白帮
近期更新
- 藁本_蒙药名:哈日-巴拉其日嘎纳
- 胡椒_蒙药名:胡珠
- 松节_蒙药名:那日森-格树
- 砂生槐子_蒙药名:伊日盖音-乌热
- 槲寄生_蒙药名:毛敦-苏格苏日
- 并头黄芩_蒙药名:敖古塔那-其其格
- 椭圆叶花锚_蒙药名:昭邦利格-章古图-地格达
- 三七_蒙药名:冈淖尔-乌布斯
- 宽苞棘豆_蒙药名:查干-萨日达玛
- 大黄_蒙药名:格秀讷
- 益母草_蒙药名: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豪猪刺_蒙药名:邵格-札拉
- 松萝_蒙药名:阿拉坦-乌塔斯-乌布斯
- 大瓣铁线莲_蒙药名:哈日-特木尔-敖日阳古
- 柿子_蒙药名:沙布塔拉
- 紫茉莉_蒙药名:宝如-茉勒热格-其其格
- 多叶棘豆_蒙药名:那布其日哈格-奥日道扎
- 囊距翠雀花_蒙药名:奥塔利格-毕日-其其格
- 刺猬刺_蒙药名:札拉音-乌苏
- 白豆蔻_蒙药名:查干-苏格木勒
- 甘松_蒙药名:乌奴日图-呼吉
- 缬草_蒙药名:珠勒根-呼吉
- 北沙参_蒙药名:查干-扫日劳
- 草果_蒙药名:嘎古拉
- 黄芪_蒙药名:混其日
- 白石脂_蒙药名:查干-莫勒黑-朝鲁
- 轻粉_蒙药名:查干-雄胡
- 地锦草_蒙药名:马拉干-札拉-乌布斯
- 木腰子_蒙药名:额力根-芍沙
- 毛诃子_蒙药名:乌苏图-阿茹拉
- 黑蕊虎耳草_蒙药名:格日勒图-乌布斯
- 茜草_蒙药名:玛日依纳
- 曼陀罗子_蒙药名:达杜拉
- 唐松草_蒙药名:查森-其其格
- 地榆_蒙药名:呼仍-图如
- 珍珠_蒙药名:扫布德
- 蓖麻子_蒙药名:阿拉格-麻吉
- 马勃_蒙药名:都力-莫古
- 升麻_蒙药名:扎佰-乌布斯
- 猪牙皂_蒙药名:孙道-宝日楚格
- 石决明_蒙药名:黑苏嘎
- 狐肺_蒙药名:乌讷根-奥西格
- 石化_蒙药名:哈敦-哈格
- 马钱子_蒙药名:浑齐勒
- 水金凤_蒙药名:札乃-哈玛尔-其其格
- 香薷_蒙药名:协日-吉如格巴
- 泡囊草_蒙药名:混-浩日素
- 铜绿_蒙药名:吉森-吉卜
- 黄连_蒙药名:协日-洪连
- 钩藤_蒙药名:嘎日迪音-浩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