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_蒙药名:札莫尔-其其格
汉语拼音 | Mei gui hua
|
蒙药名 | 札莫尔-其其格
|
别名 | 色毕莫德格,色永,淖海-浩树音-其其格(昭乌达盟)
|
考证 |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载:“园生者茎直,如箭,具刺,叶类圆形,微糙,花白色,果实红色,味酸,油润。”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所载植物形态及附图与蒙医所沿用的玫瑰花之形态基本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色毕莫德格即札莫尔-其其相(玫瑰花)。
|
中药材基原 | 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待放的花蕾。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玫瑰 Rosa rugosa Thunb.
直立灌木。高达2m,枝干粗壮,枝丛生,密生绒毛、腺毛及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2~5cm,宽1~2cm,先端尖或钝,基都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而起皱,下面苍白色,被柔毛;叶柄生柔毛及刺;托叶附着于总叶柄,无锯齿,边缘有腺点。花单生或数朵簇生,直径6~8cm,单瓣或重瓣,紫色或白色;花梗短,有绒毛、腺毛及刺;花托及花萼具腺毛;萼片5,具长见状尖,直立,内面及边缘有柔毛和腺毛;花瓣5;雄蕊多数,着生在萼筒边缘的花盘上;雌蕊多数,包于壶状花托底部。瘦果骨质,扁球形,暗橙红色,直径2~2.5cm。花期5~6月,果8~9月。
常生于我国北部以至中部的低山丛林中。庭院花园中多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玫瑰是喜阳植物,对气候、土壤造性强,耐寒、耐旱、怕涝。常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地势较高燥平整的地块栽种。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
栽培技术 繁殖用分株、压条和扦插繁殖法。分株法:在3月中下旬未发芽前,将母株周围萌蘖芽长成的新株挖出,连根带土移植。压条法:7~9月间,选当年生健壮的新枝,将枝条弯曲牵引压入土穴内,覆土压紧,让枝梢露出地面。待长出新根后。至10月中旬或次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植。打插法:在早春发芽前,剪取1年生枝条,剪成15~20cm长的插条,插入苗床中,待生根发芽后移植。大田定植时,按行株距50cm×30cm开穴栽种。
田间管理 通常用饼肥、厩肥等作基肥,植株萌动时施1次人粪尿,花苞露红至采花前夕施1次人粪或硫酸铵等。入冬施1次以厩肥为主的越冬肥。肥源不足时,可酌施开花肥及越冬肥。开花后,对病枝、虫咬枝、衰老枝进行修除工作,使植株不断复壮。生长4~5年后的植株,花产量逐年下降,趋于老化。此时在腊月里,进行翻挖分切重新栽种,又可更新复壮。用此法栽种后翌年无花,以后连续3年花较多。若安排较多地块,逐年分栽,产量可稳定上升。入冬后将玫瑰地普遍翻一下,在近根部施越冬肥后,即行培土,一则防冻,二则将叉枝扶正。培土厚薄视花墩枝条疏密情况而定。疏者多培,促进枝条萌发;反之则少培。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通常在四季温暖多雨或多雾的地区年份发生,夏孢子终年生存,发病较重。可于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根据病情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有黄多带天牛和蔷薇三节叶蜂。黄多带天牛为害应抓住化蛹、羽化及抓出蛹室的时期及时防治,进行根际培土、除草和更新修剪,增加抵抗力,并注意保护天敌广喙蝽、蚂蚁和蟋蟀;冬季翻动植株周围的土,可灭部分越冬蔷薇三节叶蜂虫源,8月上旬,叶蜂幼虫幼龄期可喷2.5%敌杀死2000倍液或25%天幼脲Ⅲ号1×10-陆治。
|
采收加工 | 5~6月间,花蕾开放前分批采摘,阴干或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放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晒干者,颜色和香气均较差。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花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2.5cm。花托壶形或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至棕绿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以朵大、瓣厚、色紫、鲜艳、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萼片表面观:上表面非腺毛较密,单细胞,多弯曲,长136~680μm,壁厚,木化。下表面具多细胞腺毛,腺柄多细胞排成多列,长50~340μm,基部常有数条短小的毛状突出,腺头多细胞集成扁球形,直径64~180μm,气孔不定式。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花粉粒:极面观略呈三角形,直径25~30μm,赤道面观椭圆形,长轴22~30μm,短轴20~25μm、具3孔沟,内孔类圆形,直径4~6.2μm。表面具条状雕纹。
花梗(近花托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整齐,有单细胞非腺毛及腺毛。皮层外侧为数列较小的厚壁细胞,向内为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簇晶。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相连成环状;木质部束的导管3~6个。髓部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本品粗粉2g,加乙醚20m1,振摇浸泡lh,滤过,滤液2ml置蒸发皿中,挥干乙醚,滴加数滴5%香草醛浓硫酸液,即显紫红色。(检查挥发油)
(2)紫外光谱 取本品醇浸液,用95%乙醇配成0.05%的溶液,置1cm比色地中,在UV-265FW紫外光光度计上测定吸收钱,扫描范围200~400nm,扫描速度60nm/min。结果玫瑰花在λ(ETOH MAX)210、264、354波长处出现3个吸收峰。
|
化学成分 | 新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约0.03%,有极佳的香气,油的主要成分为左旋香茅醇(1-citronellol),含量最高可达60%,牻牛儿醇(即香叶醇geraniol)及其酯类、苯乙醇、壬醛、少量另芳樟醇、丁香酚、橙花醇及微量的柠檬醛等[1],对玫瑰香气起重要作用的微量成分为:β-突厥酮(β-damascone),玫瑰醚(rose oxide),α-白苏烯(α-naginatene)[2]。尚含槲皮素(querce-tin),苦味质,鞣质,脂肪油,没食子酸,矢车菊双苷(cyan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黄色素,蜡等。[1]
|
药理作用 | 1.抗病毒作用 玫瑰花提取物对人免疫缺陷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1]。 2.其他作用 玫瑰花水煎剂能解除小鼠口服锑剂的毒性反应,且同时使其抗血吸虫作用消失,可能由于玫瑰花煎剂改变了酒石酸锑钾的结构所致。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2]。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甘、微苦,性平。效钝、腻、重。
|
功效 | 清协日,祛赫依。
|
主治 | 主治寒性协日病、热性协日病、灰白包如巴达干病、协日巴达干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治协日病 木鳖子(制)、金色诃子、玫瑰花各等量。制成丸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日来那木吉乐)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476
(2)刘铸晋.有机化学,1982,(2):83
药理
(1)Takahiro O,et a1.C A,1993,118:45735g
(2)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223
|
蒙药名出处 | 《无误蒙药鉴》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
上一篇:芒硝_蒙药名:查森-疏
近期更新
- 藁本_蒙药名:哈日-巴拉其日嘎纳
- 胡椒_蒙药名:胡珠
- 松节_蒙药名:那日森-格树
- 砂生槐子_蒙药名:伊日盖音-乌热
- 槲寄生_蒙药名:毛敦-苏格苏日
- 并头黄芩_蒙药名:敖古塔那-其其格
- 椭圆叶花锚_蒙药名:昭邦利格-章古图-地格达
- 三七_蒙药名:冈淖尔-乌布斯
- 宽苞棘豆_蒙药名:查干-萨日达玛
- 大黄_蒙药名:格秀讷
- 益母草_蒙药名: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豪猪刺_蒙药名:邵格-札拉
- 松萝_蒙药名:阿拉坦-乌塔斯-乌布斯
- 大瓣铁线莲_蒙药名:哈日-特木尔-敖日阳古
- 柿子_蒙药名:沙布塔拉
- 紫茉莉_蒙药名:宝如-茉勒热格-其其格
- 多叶棘豆_蒙药名:那布其日哈格-奥日道扎
- 囊距翠雀花_蒙药名:奥塔利格-毕日-其其格
- 刺猬刺_蒙药名:札拉音-乌苏
- 白豆蔻_蒙药名:查干-苏格木勒
- 甘松_蒙药名:乌奴日图-呼吉
- 缬草_蒙药名:珠勒根-呼吉
- 北沙参_蒙药名:查干-扫日劳
- 草果_蒙药名:嘎古拉
- 黄芪_蒙药名:混其日
- 白石脂_蒙药名:查干-莫勒黑-朝鲁
- 轻粉_蒙药名:查干-雄胡
- 地锦草_蒙药名:马拉干-札拉-乌布斯
- 木腰子_蒙药名:额力根-芍沙
- 毛诃子_蒙药名:乌苏图-阿茹拉
- 黑蕊虎耳草_蒙药名:格日勒图-乌布斯
- 茜草_蒙药名:玛日依纳
- 曼陀罗子_蒙药名:达杜拉
- 唐松草_蒙药名:查森-其其格
- 地榆_蒙药名:呼仍-图如
- 珍珠_蒙药名:扫布德
- 蓖麻子_蒙药名:阿拉格-麻吉
- 马勃_蒙药名:都力-莫古
- 升麻_蒙药名:扎佰-乌布斯
- 猪牙皂_蒙药名:孙道-宝日楚格
- 石决明_蒙药名:黑苏嘎
- 狐肺_蒙药名:乌讷根-奥西格
- 石化_蒙药名:哈敦-哈格
- 马钱子_蒙药名:浑齐勒
- 水金凤_蒙药名:札乃-哈玛尔-其其格
- 香薷_蒙药名:协日-吉如格巴
- 泡囊草_蒙药名:混-浩日素
- 铜绿_蒙药名:吉森-吉卜
- 黄连_蒙药名:协日-洪连
- 钩藤_蒙药名:嘎日迪音-浩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