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_蒙药名:乌孙乃-奴日苏
汉语拼音 | Xue yu tan
|
蒙药名 | 乌孙乃-奴日苏
|
别名 | 乌拉-塔拉瓦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人科健康人之头发煅煅成的炭化物。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将收集到的头发,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净污垢后,再用清水洗净,捞出晒干。然后放置于锻锅内,上面再覆盖上稍小的锅,两锅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封严,在上面锅底上贴上一张白纸,加热煅烧至白纸呈焦黄色,经冷却后取出即成。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为不规则小块,乌黑发亮,有多数细孔。体轻,质脆。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以体轻、色黑、光亮者为佳。
|
化学成分 | 人发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质角蛋白(eukera-tin),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另含黑色素(melanin)[1],灰分中含钙、钠、钾、锌、铜、铁、锰、砷等[1]。
|
药理作用 | 1.止血作用 血余炭粗结晶给家兔静注,能显著缩短由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鼠静注能明显增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由血浆中CAMP的含量[1,2]。血余炭水煎浪小鼠灌胃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给家兔灌胃能显著缩短用药后凝血时间和血液复钙凝时间[3]。 2.抗炎作用 血余炭粗结晶给小鼠腹腔注射,对二甲苯所致耳郭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2]。 3.抗菌作用 血余炭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4]。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苦、涩,性微温。
|
功效 | 止血,排脓,燥协日乌素。
|
主治 | 主治脉伤,崩漏,肝包如,咳血,经血淋漓,皮肤湿疹。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治经血淋漓,吐血,衄血等各种出血 棕炭、艾炭、血余炭、茺蔚炭、姜炭、三七各15g,熊胆7g。加适量白糖制成散剂。每次3~5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蒙药方剂》七味塔拉满散)
|
药物分类 | 动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925
药理
(1)顾月芳,等.中药通报,1986,11(8):47
(2)顾月芳,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创刊号):131
(3)吕江明,等.黑龙江中医药,1992,(4):47
(4)陈炳铜.中华医学杂志,1964,(8):524
|
蒙药名出处 | 《认药白晶鉴》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
上一篇:葫芦_蒙药名:葫芦
下一篇:决明子_蒙药名:塔拉嘎道尔吉
近期更新
- 藁本_蒙药名:哈日-巴拉其日嘎纳
- 胡椒_蒙药名:胡珠
- 松节_蒙药名:那日森-格树
- 砂生槐子_蒙药名:伊日盖音-乌热
- 槲寄生_蒙药名:毛敦-苏格苏日
- 并头黄芩_蒙药名:敖古塔那-其其格
- 椭圆叶花锚_蒙药名:昭邦利格-章古图-地格达
- 三七_蒙药名:冈淖尔-乌布斯
- 宽苞棘豆_蒙药名:查干-萨日达玛
- 大黄_蒙药名:格秀讷
- 益母草_蒙药名: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豪猪刺_蒙药名:邵格-札拉
- 松萝_蒙药名:阿拉坦-乌塔斯-乌布斯
- 大瓣铁线莲_蒙药名:哈日-特木尔-敖日阳古
- 柿子_蒙药名:沙布塔拉
- 紫茉莉_蒙药名:宝如-茉勒热格-其其格
- 多叶棘豆_蒙药名:那布其日哈格-奥日道扎
- 囊距翠雀花_蒙药名:奥塔利格-毕日-其其格
- 刺猬刺_蒙药名:札拉音-乌苏
- 白豆蔻_蒙药名:查干-苏格木勒
- 甘松_蒙药名:乌奴日图-呼吉
- 缬草_蒙药名:珠勒根-呼吉
- 北沙参_蒙药名:查干-扫日劳
- 草果_蒙药名:嘎古拉
- 黄芪_蒙药名:混其日
- 白石脂_蒙药名:查干-莫勒黑-朝鲁
- 轻粉_蒙药名:查干-雄胡
- 地锦草_蒙药名:马拉干-札拉-乌布斯
- 木腰子_蒙药名:额力根-芍沙
- 毛诃子_蒙药名:乌苏图-阿茹拉
- 黑蕊虎耳草_蒙药名:格日勒图-乌布斯
- 茜草_蒙药名:玛日依纳
- 曼陀罗子_蒙药名:达杜拉
- 唐松草_蒙药名:查森-其其格
- 地榆_蒙药名:呼仍-图如
- 珍珠_蒙药名:扫布德
- 蓖麻子_蒙药名:阿拉格-麻吉
- 马勃_蒙药名:都力-莫古
- 升麻_蒙药名:扎佰-乌布斯
- 猪牙皂_蒙药名:孙道-宝日楚格
- 石决明_蒙药名:黑苏嘎
- 狐肺_蒙药名:乌讷根-奥西格
- 石化_蒙药名:哈敦-哈格
- 马钱子_蒙药名:浑齐勒
- 水金凤_蒙药名:札乃-哈玛尔-其其格
- 香薷_蒙药名:协日-吉如格巴
- 泡囊草_蒙药名:混-浩日素
- 铜绿_蒙药名:吉森-吉卜
- 黄连_蒙药名:协日-洪连
- 钩藤_蒙药名:嘎日迪音-浩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