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汉语拼音
Baijiangcao
苗药名
加姜勒
苗药拼音
jab zangd naib
别名
豆豉草,豆渣草,败酱,野黄花,土柴胡,鸡肠风,黄花参,黄花芽
中药材基原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全草。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1.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Trev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70~130cm。地下根茎细长,横卧或斜生,有特殊臭气。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花时叶枯落;茎生叶对生;柄长1~2cm,上部叶渐无柄;叶片2~3对羽状深裂,长5~15cm,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窄椭圆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粗锯齿,两面疏被粗毛或无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集成疏而大的伞房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常仅相对两侧或仅一侧被粗毛,花序基部有线性总苞片1对,甚小;花直径约3mm;花萼短,萼齿5,不明显;花冠黄色,上部5裂,冠简短;雄蕊4,与花冠近等长;子房3室,1室发育。瘦果长椭圆形,长3~4mm;边缘稍扁,由背部向两侧延展成窄翅状。花期7~9月。 生于山坡沟谷灌丛边、林缘草地或半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省区。 2.白花贩酱Patnnia villosa(Thunb.)Juss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有特臭味,茎枝被粗白毛,后毛渐脱落。基生叶丛生,叶柄较叶片稍长;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茎生叶对生;叶柄长1~3cm,上部叶渐近无柄;叶片卵形、凌状卵形或窄椭圆形,长4~11cm,宽2~5cm,先端渐尖至窄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叶2对羽状分裂,两面疏具糙伏毛或近无毛。聚伞圆锥花序,集成流生大伞房状,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花萼小,萼齿5,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约5mm,冠筒短.先端5裂.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稍短于雄蕊。瘦果倒卵形,宿存苞片贴生,苞片近圆形,膜质,网脉明显。 生于海拔500~800m的高山草地、林缘灌丛中。分布于我国西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各省区。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喜稍湿润环境,耐严寒,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较肥沃的砂质土为佳。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春季 3、4月在宽1m的苗床播种,条播覆土0.5~1cm。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半个月左右出苗,当苗高3~6cm时可间苗1次,5月或6月初可移植大田。分株繁殖:4~5月挖取老株或将老株四周滋生的幼苗掘起进行移植。行距为30~40cm,株距为25~30cm,每穴栽苗2~3株。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可施粪肥2~3次。
采收加工
野生者夏、秋季采挖,栽培者可在当年开花前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黄花败酱:根茎圆柱形,弯曲,长5~15cm,直径2~5mm,顶端粗达9mm;表面有栓皮,易脱落,紫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及根痕;断面纤维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直径2~8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纵棱及细纹理,有倒生粗毛。茎圆柱形,具纵棱及节,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常有倒生粗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茎生叶多蜷缩或破碎。两面疏被白毛,完整成多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5~11,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有的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无膜质翅状苞片。气特异,味微苦。 (2)白色败酱:根茎短,长约至10cm,有的具细长的匍匐茎断面无棕色“木心”;茎光滑,直径可达1.1cm;完整叶卵形或长椭圆形,不裂或基部具1对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质,多具2条主脉。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1)黄花败酱:落皮层可见,厚壁细胞壁木化,断续排列成环。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有裂隙。韧皮部细胞小,壁薄。束间形成层有时不明显。木质部宽广,中部有10余列薄壁细胞组成的环带,细胞排列整齐,内侧或全部环带细胞栓化,含少数簇晶;环带外侧导管2~3成群散在,内侧导管单个散在或2~4成群径向排列,胸腔常含黄棕色物;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老的根茎髓部常成空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白花贩酱:木质部中无薄壁细胞环带;髓部大;薄壁细胞不含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少见。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蒸馏水10ml,水浴加热10分钟,滤过。滤液置试管中,密塞,强烈振摇1分钟。黄花败酱泡沫15分钟消失,白花败酱泡沫很快消失(检查皂苷)。 (2)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蒸干,以1ml冰醋酸溶解残渣,加1ml醋酐-浓硫酸(19:1),混匀,稍加热。黄花败酱由黄变为紫红色,白花败酱由黄绿变为紫红色(检查三萜皂苷)。 (3)取本品甲醇提取液数滴,点于白瓷板上,滴加10%香荚兰醛浓硫酸溶液数滴。黄花败酱显蓝紫色,白花败酱显黄棕色(检查挥发油)。
化学成分
黄花败酱根、根茎含败酱皂苷(patri-noside)[1,2],败酱皂苷A1、B1、C1、D1、E、F、G、H、J、K、L[3],根含黄花败酱皂苷(scabioside)A、B、C、D、E、F、G[4],齐墩果酸-3-0-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O-α-L-arabi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O-α-L-ar-abinopyranosylhederagenin),常春藤皂苷元-2'-O-乙酰基-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O-ac-etyl-3-O-α-L-arabinopyranosy-lhederagenin)等多种皂苷类成分[5]。
白花败酱根、根茎含白花败酱苷(villoside),马钱子苷(loganin),莫罗忍冬藤(mormniside)[6]。全草含白花贩酱醇(villosol),白花败酱醇苷(villosolside),齐墩果酸,棕榈酸(palmitic acid)[7],还含肌醇(inosi-tol)[8]。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  黄花败酱的根和根茎乙醇或甲醇浸出物30g(生药)/kg或其挥发油(黄花龙芽精)以0.2g/kg口服,可使小鼠活动减少,呈安静状态,并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或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甲醇提取物可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肝组织病理改变[1~3]。黄花龙芽精0.133g/kg口服,可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说明镇静作用为直接的中枢作用[2]。皂苷和除去挥发油的浸膏在小鼠实验中没有镇静作用,也不能增强黄花龙芽精的镇静作用[2]。黄花败酱中含有少量挥发油黄花龙芽精是其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4]。
2.抗菌、抗病毒作用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各自的口服液、煎剂、冲剂(均为10%)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黄花败酱冲剂、口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0.0313g/ml,煎剂的效价(该浓度时,细菌不能生长)为1:64;白花败酱冲剂MIC为0.0713g/ml,煎剂的效价为1:64。对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病菌,上述药物抑制作用较弱[5,6]。以组织培养技术测定,发现败酱草水或醇提取液(均含生药10mg/kg)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白花败酱全草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8]。
3.其他  100%败酱液加人10mg内毒素,可降低其活性,减毒倍数为8.7%[9]。
4.毒性  给小鼠灌服黄花败酱干浸膏24g(生药)/kg,观察48小时,未见不良反应[10]。黄花龙芽精分别以320mg/kg、600mg/kg、1200mg/kg,即相当于人用量的400、700和1500倍,喂饲小鼠7天,未见异常表现[2]。黄花败酱醇浸膏30g/kg灌服,对小鼠有轻度呼吸抑制和轻度致泻作用[1]。黄花龙芽精200mg/kg口服,未观察到呼吸抑制等副反应,但与对照组比较有多尿现象[2]。黄花败酱根的甲醇提取物可使小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并有组织病理改变[3]。
性味
味苦,性冷。入热经。 《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性平。”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主治
主治肠痈,肺痈,痈肿,痢疾,肠炎,肝炎,结合膜炎,产后瘀滞腹痛。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解毒,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炎,伤风感冒,腹泻。”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血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风湿关节痛败酱草、木瓜各15g,白胡椒20粒,炖肉吃。 2.治伤风感冒败酱草、秤杆升麻各10g,水煎服。 3.治腹泻败酱草10g,天青地白12g,水煎服。(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Taguchi H,et al.C A,1974,81:169764k
[2]Taguchi H,et al.Chem Phaxm Bull,197927(5):1275
[3]Sidorovich T N.C A,1967,66:73217y
[4]Bukharov V G,et al.C A,1970,73:66857y
[5]Won Sick Woo,et al.Phytochemistry,1983,22(4):1045
[6]田口平八郎,等.药学杂志(日),1973,93(5):607
[7]徐成俊,等.药学学报,1985,20(9):652[8]徐成俊,等.中草药,1984,15(1):4
药理
[1]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1):23
[2]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中草药化学组.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79,(1):4
[3]Woo W S,et al.C A,1986,106:102402m
[4]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中草药化学师资进修班,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6,(1):17
[5]蔡忠琴,等.中药材,1989,12(4):38
[6]答自文,等.陕西中医,1991,(2):88
[7]郑民实,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39
[8]胡起,等.中草药通讯,1979,(7):30
[9]高淑娟,等.天津中医,1992,(3):42
[10]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等,新医药学杂志,1976,(5):26
现代临床研究
[1]江西省宜春地区防治流感科研协作组.中级医刊,1981,(3):39
[2]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精神抖,等.新医药学杂志,1976,(1):26
[3]重庆败酱草注射液临床观察小组.重庆新医药学杂志;1972,(1):17
[4]万德安,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1):30
苗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