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边桩菇
别名:卷伞菌,卷边网褶菌,桩菇,卷缘网褶菌,落褶菌。 中药卷边桩菇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摘,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小儿禁服。
摘录于:《中华本草》
卷边桩菇
拼音名:Juan Bian Zhuang Gu
别名:卷伞菌,卷边网褶菌,桩菇,卷缘网褶菌,落褶菌。
中药卷边桩菇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摘,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
菌盖中央下凹,周边翘起,盖缘向下内卷,径宽4~15厘米。盖表幼时微粘,成熟后干燥,中央多成龟裂状。褐色,黄褐色,橄榄褐色至黑褐色。后期盖表微被毛绒。菌肉厚,赭褐色,伤后变红变褐黑色。菌褶下延,褐色,伤后初转红再转黑褐色。褶片近柄处结联成网孔状。柄柱状,等粗,一般较短。表面光滑,色与盖同。孢子黄褐色,褐色,光滑,椭圆形,(7~10)μm×(4~6)μm。
药材性状
子实体皱缩。湿润后稍粘。菌盖半球形,平展或中央下凹近漏斗状,直径4~15厘米,土黄色至青褐色,有光泽,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厚,浅黄色或浅褐色;菌褶宽,青黄色或褐色。菌柄生于菌盖中央或偏生,长4~8厘米,直径1~2厘米,光滑,实心。气香,味特异。
鉴别方法
孢子椭圆形,长6~10μm,直径4.5~7μm,锈褐色。囊状体披针形,长50~70μm,直径8~12μm。
性味与归经
微咸;性温;有毒。
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小儿禁服。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