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雹菜
别名:
功效与作用:利水。主治水肿。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0克。
摘录于:《中华本草》
海雹菜
拼音名:Hai Bao Cai
中药海雹菜为鞭枝藻科植物海雹菜的藻体。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藻体暗蓝绿色或墨绿色,球形,半球形,直径(0.5~)1~2厘米,大者可达5厘米以上,通常扁平,如胶粘状。幼期中实,表面光滑,后渐空心而皱。体内由许多藻丝体组成,下部藻丝体交织生长,上部则大部直立,呈平行分枝或作放射状排列,藻丝末端尖细,成长毛发状时呈“V”字形分枝,基部藻丝直径3~5μm,中部和上部直径6~9μm,藻丝细胞的形状不规则,间生异形细胞比营养细胞宽,径约5~8μm,球形或椭圆形。
药材性状
藻体蓝绿色或亮绿色,呈扁球形,膨胀呈囊状,直径5毫米,大的可达5厘米以上,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
鉴别方法
藻体为众多被鞘丝体组成,丝体的尖端,一般伸向藻体表面,藻丝下部略作交织状,上部大多直立,互相平行或作放射状排列,藻丝末端尖细,分枝作“V”字形,藻丝细胞形状不规则。
性味与归经
味咸;性寒。
功效与作用
利水。主治水肿。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