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_蒙药名:达希勒
汉语拼音 | Ru xiang
|
蒙药名 | 达希勒
|
别名 |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鲍达乳香树、野乳香树的油胶树脂。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1.卡氏乳香树 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又名:乳香树。
矮小灌木,高4~5m,罕达6m。树干粗壮,树皮光滑,淡棕黄色,纸状,粗枝的树皮鳞片状,逐渐剥落。叶互生,密集或于上部疏生,单数羽状复叶,长15~25cm,叶柄被白毛;小叶7~10对,对生,无柄,基部者最小,向上渐大,小叶片长卵形,长达3.5cm,顶端者长达7.5cm,宽1.5cm,先端钝,基部圆形、近心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圆齿裂,或近全缘,两面均被白毛,或上面无毛。花小,排列成稀疏的总状花序;苞片卵形;花萼杯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花瓣5片,淡黄色,卵形,长约为萼片的2倍,先端急尖;雄蕊10,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短;子房上位,3~4室,每室具2垂生胚珠,柱头头状,略3裂。核果倒卵形,长约1cm,有三棱,钝头。果皮肉质,肥厚,每室具种子1枚。
分布于红海沿岸至利比亚、苏丹、土耳其等地。
2.鲍达乳香树 Boswellia bhawdajian Birdw.
小乔木,枝被白毛或无毛。小叶片长2~4cm,宽约1.5cm,矩圆披针形,全缘或有锯齿,被毛。总状花序,花白色或淡绿色。
分布索马里沿海地区、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南阿拉伯等地。
3.野乳香树 Boswellia neglecta M.Moore
小乔木,树皮灰色。小叶17~21,长2~4cm,革质坚韧,具糙毛,矩圆披针形。圆锥花序,花小,淡红色,外面具毛,花丝下部宽,呈鳞片状。
分布于索马里沿海地区、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南阿拉伯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春、夏季均可采收,以春季为盛产期。采收时,于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并开一狭沟,使树脂从伤口渗出,流入沟中,数日后凝成干硬的固体,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黏附沙土杂质,品质较次。本品性黏,宜密闭,防尘;遇热则软化变色,故宜贮藏于阴凉处。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或类滴状颗粒,或不规则小块状,长0.5~2cm,有的粘连成团块,淡黄色,微带绿色或棕红色,半透明。质坚脆。断面蜡样,气芳香,味极苦,嚼之软化成胶块。
以淡黄色、颗粒状、半透明、无砂石树皮等杂质、粉末粘手、气芳香者为佳。
理化鉴别(1)本品遇水变白,与水共研成乳状液。
(2)取本品1g,研碎,加甲醇10m1,振摇并放置24h,滤过,取滤液5m1,蒸干,残渣加稀硫酸10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20ml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三氯甲烷提取液蒸干溶剂,残渣加1ml乙酸醉溶解,再加乙酸酐-浓硫酸(19:1)试剂lm1,溶液很快变成紫色。
|
化学成分 | 乳香树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树脂的主要成分为游离α,β-乳香脂酸(α,β-boswellic acid)33%,结合乳香脂酸1.5%,乳香树脂烃(olibanoresene)33%[1]。表羽扇豆酸乙酸酯(epilupeol acetate),表羽扇豆酸及甘遂醇(tirucallol)[2];树胶为阿拉伯杂多糖酸(ar-abic acid)的钙盐和镁盐20%,西黄茂胶黏素(bassorin)6%。此外,尚含苦味质0.5%;挥发油呈淡黄色,有芳香,含蒎烯(Pi-nene),消旅-柠檬烯(limonene)及α,β-水芹烯(a,β-phelland-rene)[1]等。
|
药理作用 | 1.抗胃、十二指肠溃疡作用 将漆树科植物黏胶乳香树(Pistacia lentiscus)茎中所获之乳香混合于玉米油中,每次500mg/kg试验,对Shay鼠幽门结扎后立即口饲乳香6h后,可使溃疡指数及胃内容物游离酸度显著下降。通过口服乳香前处理则能有效地减轻阿司匹林、保泰松、利血平及动物置寒冷捆束状态下对动物胃腺部胃黏膜损伤程度。乳香治疗可显著减轻50%乙醇诱导的胃损伤。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被吲哚美辛前处理所逆转[1]。 2.抗炎作用 乳香树同属植物齿叶乳香树(Boswellia ser-rata)树胶树脂渗出物Salal guggal(AESG)有抗炎作用,其有效成分为乳香脂酸,大鼠灌服乳香脂酸,其皮肤、肝、肾和脾脏的葡萄糖合成减少,此与其抗炎作用有关。[2]。AESG油胶树脂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与小鼠角叉菜胶所致水肿和大鼠右旋糖酐所致炎性水肿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肾上腺摘除大鼠也有同等效果,说明其抗炎作用与肾上腺类固醇无密切关系。对甲醛与佐剂实验性关节炎AESG也可产生显著的抗关节炎作用。AESG可抑制炎症反应引起的血清转氨酶与白细胞增加[3]。AESG对性剂引起的大鼠关节炎也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关节炎动物升高的血清糖水解酶(glycohtorolases)和糖白的浓度[4]。对牛血清蛋白(BSA)诱发的家兔关节炎,每日灌服乳香脂酸(25mg/kg、50mg/kg和100mg/kg)可使注入BSA的膝关节内的白细胞总数减少。在体外并能抑制中性白细胞游走[5]。 3.对细胞与体液免疫的影响 AESG树胶树脂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可明显抑制其对绵羊红细胞抗体的产生与细胞反应,抑制多核细胞的浸润与降低角叉菜胶所致实验性大鼠胸膜的渗出[6]。AESG并能抑制大鼠腹腔中性白细胞三烯B4(LTB4)的形成[7]。 4.降胆固醇作用 大鼠灌服AESG100mg/kg可降低肝脏胆固醇合成,但25~50mg/kg则无效[8]。 5.镇痛作用 用醋酸扭体法实验证明,小鼠灌服乳香有明显镇痛作用[9]。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辛、苦,性温。
|
功效 | 活血,止痛,消肿,燥协日乌素。
|
主治 | 主治协日乌素病,陶赖,赫如虎,疮疡,痈,痛经。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协日乌素病,疮疡,痈,赫如虎 诃子30g,草马(制)24g,荜茇20g,乳香或没药14g,红花12g,麝香0.12g。制成丸剂。每次1.5~3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蒙药方剂》六味德吉得丸)
2.治疮疥痈肿 蟾酥15g,巴豆霜、血竭各9g,乳香、没药各6g,轻粉(制)、冰片各3g。制成散剂。敷于患处。(《蒙药方剂》七味蟾酥散)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Wallis T E. Textbook of Pharmacognocy,2Ed,1951:467
(2)Xaasan Cabdi Farah,et a1.C A,1985,102:182459m
药理
(1)Mansoor S,er a1.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7,9(1):28
(2)Reddy G K,et a1.Biochern Pharrnaco1,1989,38(20):3527
(3)Singh G B,et a1.Agents Actions,1986
|
蒙药名出处 | 《内蒙古蒙药材标准》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
上一篇:蜗牛_蒙药名:布热-浩如海
下一篇:点地梅_蒙药名:达兰-套布其
近期更新
- 藁本_蒙药名:哈日-巴拉其日嘎纳
- 胡椒_蒙药名:胡珠
- 松节_蒙药名:那日森-格树
- 砂生槐子_蒙药名:伊日盖音-乌热
- 槲寄生_蒙药名:毛敦-苏格苏日
- 并头黄芩_蒙药名:敖古塔那-其其格
- 椭圆叶花锚_蒙药名:昭邦利格-章古图-地格达
- 三七_蒙药名:冈淖尔-乌布斯
- 宽苞棘豆_蒙药名:查干-萨日达玛
- 大黄_蒙药名:格秀讷
- 益母草_蒙药名:都尔布勒吉-乌布斯
- 豪猪刺_蒙药名:邵格-札拉
- 松萝_蒙药名:阿拉坦-乌塔斯-乌布斯
- 大瓣铁线莲_蒙药名:哈日-特木尔-敖日阳古
- 柿子_蒙药名:沙布塔拉
- 紫茉莉_蒙药名:宝如-茉勒热格-其其格
- 多叶棘豆_蒙药名:那布其日哈格-奥日道扎
- 囊距翠雀花_蒙药名:奥塔利格-毕日-其其格
- 刺猬刺_蒙药名:札拉音-乌苏
- 白豆蔻_蒙药名:查干-苏格木勒
- 甘松_蒙药名:乌奴日图-呼吉
- 缬草_蒙药名:珠勒根-呼吉
- 北沙参_蒙药名:查干-扫日劳
- 草果_蒙药名:嘎古拉
- 黄芪_蒙药名:混其日
- 白石脂_蒙药名:查干-莫勒黑-朝鲁
- 轻粉_蒙药名:查干-雄胡
- 地锦草_蒙药名:马拉干-札拉-乌布斯
- 木腰子_蒙药名:额力根-芍沙
- 毛诃子_蒙药名:乌苏图-阿茹拉
- 黑蕊虎耳草_蒙药名:格日勒图-乌布斯
- 茜草_蒙药名:玛日依纳
- 曼陀罗子_蒙药名:达杜拉
- 唐松草_蒙药名:查森-其其格
- 地榆_蒙药名:呼仍-图如
- 珍珠_蒙药名:扫布德
- 蓖麻子_蒙药名:阿拉格-麻吉
- 马勃_蒙药名:都力-莫古
- 升麻_蒙药名:扎佰-乌布斯
- 猪牙皂_蒙药名:孙道-宝日楚格
- 石决明_蒙药名:黑苏嘎
- 狐肺_蒙药名:乌讷根-奥西格
- 石化_蒙药名:哈敦-哈格
- 马钱子_蒙药名:浑齐勒
- 水金凤_蒙药名:札乃-哈玛尔-其其格
- 香薷_蒙药名:协日-吉如格巴
- 泡囊草_蒙药名:混-浩日素
- 铜绿_蒙药名:吉森-吉卜
- 黄连_蒙药名:协日-洪连
- 钩藤_蒙药名:嘎日迪音-浩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