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薜荔_苗药名:教浜卡

汉语拼音
Bili
苗药名
教浜卡
苗药拼音
jaob bougb khab
别名
石莲,常春藤,石壁藤,薜荔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爬山虎,巴山虎,抱树莲
中药材基原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薜荔Ficus pumila L 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二型;营养枝上生不定根,攀于墙壁或树上,叶小而薄,叶片卵状心形,长约2.5cm,膜质,基部稍不对称,先端渐尖,叶柄很短,繁殖枝上无不定根,叶较大,互生,叶柄长5~10cm ;托叶2,披针形被黄色丝状毛;叶片厚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3.5cm洗端急尖至钝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在表面下陷,背面突起,网脉蜂窝状。花序托单生于叶腋,梨形或倒卵形,长3~6cm,宽3~5cm,顶部截平,略具短钝头或为脐状突起,基部有时收缩成一短柄,幼时被黄色短柔毛,成熟时绿带浅黄色或微红,基生苞片宿存,密被长柔毛;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壁口部,多数,排成数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花丝短;瘿花具梗,花被片3,花柱侧生;雌花蕊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壁,花梗长,花被片4~5。瘦果近球形,有粘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栽培与养殖
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取其带叶的茎枝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节处具成簇状的攀援根及点状突起的根痕。叶互生,长0.6~2.5cm,椭圆形,全缘,基部偏斜,上部光滑,深绿色,下面浅绿色,有显著突起的网状叶脉,形成许多小凹窝,被细毛。枝质脆或坚韧,断面可见髓部,呈圆点状,偏于一侧,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最外为木栓层。皮层的外侧有断续环列的石细胞。韧皮部较薄,外侧有非木化的纤维。形成层成环。木质部由木化细胞所构成,导管类圆形,大而稀少,散列,木射线不明显,在木质部内部尚有内侧形成层和内侧韧皮部。髓部薄壁细胞常破碎,亦可见纤维束散在。
化学成分
叶含脱肠草素(hemiarin),香柑内酯(berggapten)[1],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芸香苷(ru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yl),β-香树脂醇乙酸脂(β-amyrin ace-tate)[2]。
药理作用
性味
味酸、苦,性冷。入热经。 (1)《湖南药物志》:“苦,寒。” (2)《广西本草选编》:“藤味微苦,性平;叶微酸涩,性凉。” (3)《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效
法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污痢,尿淋,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1)《贵州草药》:“舒筋活络,解热,利湿。” (2)《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病后虚弱,小儿瘦弱,子宫脱垂,呕吐。” (3)《贵州中草药名录》:“解热利湿,舒筋活络。治跌打,风湿,劳伤,痞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60~90g);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水肿薜荔30g,水案板15g,生姜3片,水煎服。(《贵州草药》) 2.治呕吐薜荔藤30g,水煎服。 3.治病后虚弱薜荔藤90g,煮猪肉食。(2~3方选自《湖南药物志》) 4.治羊癫风薜荔适量,浸酒内服。 5.治风湿麻木薜荔15g,铁筷子15g,黑骨藤10g,水煎服。 6.治痈肿薜荔50g,捣烂敷患处。(4~6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Yarosh E A,et al.Khim Prir Soedin,1973,(2):269
[2]姚天荣,等.药学学报,1965,12(9):577
苗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