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_苗药名:岗绕

汉语拼音
Zhizhu
苗药名
岗绕
苗药拼音
gangb ruas
别名
baot goub包构(贵州松桃),gangb vas岗亚(贵州黔东南),gerb vias官亚(贵州黔南)网虫,扁蛛,檐蛛
中药材基原
为圆蛛科动物大腹圆蛛的全体。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大腹圆珠Aranea ventricosa(L.Koch) 雌性成体长约30mm,雄性约15mm,雌虫大于雄虫。头胸部短于腹部,赤褐色,边缘黑色。头胸部梨形,扁平,有小白毛,8眼分聚于3眼丘,前缘中央眼丘上有4眼,两侧眼丘各2眼。鳌肢强壮,有7枚小齿。步足强大,多刺,上有深色环带。腹部黄褐色,近圆形而较大,肩部隆起,背面中央有清晰的叶状斑带,沿中线有8对细小圆斑。腹部有1对白斑。腹部前端中央有黄色或红色斑点,腹部下面灰黄色。生殖器黑色,呈舌状体,纺锤形。步足黄褐色,并有赤褐色及黑色斑纹。
栽培与养殖
多栖息于屋檐、墙角和树间,结车轮状网,傍晚及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遍布于我国各地,是最常见的蜘蛛。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人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头胸部赤褐色,边缘黑色。腹部黄褐色,有明显的黑色叶状斑纹,有2对黑色的肌斑。腹部前端中央有黄色或红色斑点,腹部下面灰黄色。步足黄褐色或黑褐色,有赤褐色或黑褐色环纹,附肢6对,常残缺。体轻,质脆。气微,味微苦、咸。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性味
味苦,性冷;有毒。入热经。
功效
祛风,消肿,解毒,散结。
主治
主治狐疝偏坠,中风口?,小儿慢惊,口噤,疳积,喉风肿闭,牙疳,亭耳,痈肿疗毒。 《苗族医药学》:“有消肿解毒、祛风的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1g;浸酒或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捣烂外敷、绞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疗毒蜘蛛1个,捣烂调醋外敷。 2.治咽喉肿痛蜘蛛网裹蜘蛛,用黄酒炼黄研粉,吹人鼻内。(1~2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制剂
参考文献
现代临床研究
[1]宋昌规,等.江苏医药,1975,(4):63
苗药名出处
贵州毕节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