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_苗药名:豆磅囊
汉语拼音 | Furonghua
|
苗药名 | 豆磅囊
|
苗药拼音 | det bangx nangl
|
别名 | berx nenl木恕(贵州黔南),benx fux yongx本芙蓉(贵州松桃)
|
中药材基原 |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短柔毛与细绵毛。叶大形、阔卵形至圆卵形,长10~20cm,宽9~22cm,常5~7裂,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波状齿,上下被星状毛,主脉7~11条。花枝端叶腋间,花色变化,初开时为白色、粉红色,之后变深红色,花萼钟形5裂;花冠5,单或重瓣,雄蕊多数,花丝结合成筒状,包围花柱;柱头5裂。蒴果球形,直径约2.5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1月。
多栽植于路旁及庭院。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喜阳光充足及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宜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种。一般有扦插、分株及播种繁殖。生产上多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在气候温暖地区,于2~3月直接从母株上剪取插穗,随剪随插。分株繁殖:春季萌芽前,挖取株丛,分割萌蘖,带根移栽。播种繁殖:于11~12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后干藏至翌年3~4月播种育苗。
|
采收加工 | 8~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或烘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花呈不规则圆柱形,具副萼,裂片条形;花瓣5或为重瓣,淡棕色至棕红色;花瓣呈倒卵圆形,边缘微弯曲,基部与雄蕊柱合生;花药多数,生于柱顶;雌蕊1枚,柱头5裂。气微香,味微辛。
|
化学成分 | 花含黄酮苷和花色苷(anthocyanins),前者有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金丝挑苷(hyperoside),芸香苷(rutin),槲皮素4-葡萄糖苷(quercetin-4-glucoside),绣线菊苷(spiraeo side),槲皮黄苷(quercimeritrin);花色苷有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cyanidin 3,5-diglucoside),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cyanidin3-rutinoside-5-glucoside)[1],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cyanidin-3-sambubioside)[2]。还含槲皮素(quercefin),山萘酚(kaempterol),二十九烷(nonaco 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硬脂酸己酯(hexyls tearate),豆甾-3,7-二酮(stigmasta-3,7-dione),豆甾-4-烯-3-酮(stigmasta-4-ene-3-one)及三十四烷醇(tetratriacont anol)[3]。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甜、微苦,性冷。入热经。
(1)《滇南本草》:“味苦、甜,入肺。”
(2)《贵州草药》:“性凉,味甘。”
(3)《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甘,性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
|
主治 | 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1)《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疮毒。”
(2)《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3)《生草药性备要》:“消痈疽,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
(4)《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活血。”
(5)《苗族医药学》:“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6)《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肺痈,无名肿毒,疔疮,火烫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烂外敷。
|
注意事项 | 虚寒患者及孕妇禁服。
|
附方 | 1.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煎水洗。
2.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患处。(1~2方选自《湖南药物志》)
3.治虚痨咳嗽芙蓉花60~120g,鹿衔草30g,黄糖60g,炖猪心肺吃,无糖时加盐亦可。(《重庆草药》)
4.治疗疮毒脓肿芙蓉花、鱼鳅串、野菊花、蒲公英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苗族医药学》)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Subramanian S S,et al.C A,1970,73:106355s [2]Lowry,I B.Phytochemistry,1971,10(3):673 [3]陈仁通,等.中草药,1993,24(5):227 |
苗药名出处 | 贵州黔东南地区
|
参考 | 《中华本草》苗药卷
|
上一篇:金铁锁_苗药名:金铁锁
下一篇:拐枣_苗药名:比看枯
近期更新
- 爵床_苗药名:豆你牛
- 对叶莲_苗药名:加嘎陇给
- 败酱草_苗药名:加姜勒
- 木莓_苗药名:真溜窝
- 九节茶_苗药名:豆你欧角
- 卷柏_苗药名:下架梦
- 沙参_苗药名:野鸡果
- 乌韭_苗药名:都木油
- 老鹳草_苗药名:加嘎旅
- 十大功劳_苗药名:都阿能
- 川续断_苗药名:阿锐嘎亚
- 牵牛子_苗药名:窝比窝收
- 花椒_苗药名:正梭
- 浮萍_苗药名:保略
- 马蹄金_苗药名:窝比赊溜
- 六月雪_苗药名:豆也给
- 香椿_苗药名:锐叶
- 山栀茶_苗药名:阿锐杜枇杷
- 凤尾草_苗药名:咪大专
- 水蜈蚣_苗药名:仰超里
- 苦楝皮_苗药名:比豆
- 蔓龙胆_苗药名:锐定谋
- 追风伞_苗药名:科土欧
- 苍耳子_苗药名:比广棍
- 桑_苗药名:茹刚
- 小贯众_苗药名:窝汉嘎相
- 杉木_苗药名:嘎奥豆基
- 问荆_苗药名:仰董幼
- 龙葵_苗药名:乌索欧
- 积雪草_苗药名:锐咪等
- 茶枯_苗药名:枯比鸡
- 三匹风_苗药名:布幼打
- 光叶花榈木_苗药名:倒秀
- 宽叶腹水草_苗药名:热收
- 玉叶金花_苗药名:阿岗奴
- 麦冬_苗药名:基加欧幼
- 甲鱼_苗药名:大基
- 狗脊贯众_苗药名:啊达勾
- 桑寄生_苗药名:寄边
- 鲤鱼_苗药名:大美
- 伸筋草_苗药名:搓更乃尼
- 构树_苗药名:绞寡
- 万寿竹_苗药名:锐绿罗
- 熊胆_苗药名:兴滴
- 射干_苗药名:窝达赊巴
- 灵香草_苗药名:窝嘎勒
- 大通草_苗药名:咪头
- 马齿苋_苗药名:窝咪仰
- 竹叶花椒_苗药名:比西
- 大风藤_苗药名:锐比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