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作为中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国际文化盛会,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已连续四届关注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传播,在本届论坛“合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主题下,构建世界传统医学发展共同体成为最强呼声之一。
多位嘉宾对中医药表达了高度热情,他们认为,中医药不仅在传统医学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外传播形成“正反馈”,也因其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更易于向世界舞台发展。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中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得以传承的宝贵财富,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国医大师刘敏如此次赴会不仅讲述了中医养生理念,更多的是向各界人士阐释祖国医学。她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政策上能够同时认可两个主流医学,而我国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提到了其他传统医学未有的高度。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透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就表示,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发自内心的“千年一叹”。从这个角度说,本次研讨会提出建设“人类健康共同体”可谓一脉相承,中医药有着独特的规律与文化精髓。
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肩负着弘扬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提起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诊疗理念、道德观,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如数家珍,他说:“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都是中医药学里体现的宇宙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思维方式。”
严昭柱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东西方思想交流融汇的最新成果,希望中西医借此也能相互补充,同时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宣传中华文化相结合,让中医药借助文化平台扩大国际影响力。
澳门为中医药走出去搭建桥梁
“在澳门,有96%的华人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有使用中医中药的习惯,澳门居民对中医中药有很大的信任和需求。” 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提供的这份调查数据表明了中医药在当地根基之深厚。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介绍,中医药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特区政府重视其传承与发展。他在大会发言时说:“目前,澳门政府已经确定了中医药、会展、旅游和创意文化四个重点产业,希望以此为契机,为澳门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落户澳门,进一步承认了澳门在国家传统医学上的地位,有助于澳门在中医药科研、质量控制、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不止如此,位于珠海市横琴新区的粤澳中医药产业园多项工程也在同年全面启动,已与多个葡语系国家的合作洽谈进入实质性阶段,还同巴西以及中国香港相关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分析认为,产业园可借助澳门特区政府与葡语系国家开展活动,凭借横琴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在中医药国际注册、进出口服务贸易等方面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国际企业走进来提供支持。
完善标准,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实现中药研究的现代化,才能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认为,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是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体现了中药现代化水平。他建议发展中医药,必须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成果。
这一观点得到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姜志宏高度认同。2011年1月,由两所高校共建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澳门,不仅得到特区政府在财政建设方面的支持,还凝聚了一支国内外知名的多学科结合研究队伍。
“助力澳门实现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离不开中药的科技创新。”澳门大学校长赵伟透露,未来实验室还将加强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项目和中药复方与制剂的研究,提高中药的专利转化与实际应用,致力于构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国际平台。
然而,中医药走向世界过程中仍面临标准和认证方面的难题。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举例,“比方说你到美国要尊重美国标准,到英国就要尊重英国的标准,这个标准的评定势必影响着中医药国际发展。”他建议构建符合中医药规律的标准,而不是单纯落地标准。
下一篇:相继开展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