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其中,“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不但要秉承“仁和精诚”的价值观,而且要具备“礼慎传惠”的理念。

  “仁”爱之心护佑健康。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的医生更应常怀悲悯之心,懂得用心呵护生命,懂得给予患者以关爱和帮助,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和”睦相处医患融洽。和谐医患关系是人们期盼的目标。中医治疗疾病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患者,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的新的医学模式,医务人员不仅仅要促进患者身体上的康复,也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在治疗的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安慰鼓励劝导病人,做患者的贴心人。“和”也是一种团队精神,医疗队伍应该是一个朝气蓬勃、和谐相处的团队,在这样的氛围中,医务人员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个人的潜能,使医疗工作更加顺畅和舒心。

  “精”研医道解除病痛。“精”体现着中医的医道精神,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医术精湛是评价医疗质量的标准,患者来看病是为了解除病痛的折磨,找回失去的健康。服务态度再好,没有精良的医术也是枉然。医生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因此,精研医道需要精勤不倦,努力钻研,全面仔细考虑问题,早日揪出疾病的“元凶”,尽快促进患者的康复。

  “诚”心正意严谨科研。医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心怀至“诚”,则月光晒谷。“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谊语妄言、弄虚作假。医学是不断探索的领域,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推进医学的发展。

  “礼”仪素养展现风采。医务人员是穿梭于医院的美丽天使,其言行举止代表着自身素养和医院形象,《后汉书·冯异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透过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其素养如何。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中,应表现出端庄大方、礼貌待人、面带笑容、说话和气、不卑不亢的良好素养。医务人员不要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传递给患者,使每个病人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感受到关心和体贴。

  “慎”独精神保障安全。慎独是一种高度自律,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医务人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中午值班或上小夜班、大夜班时,常常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检验慎独精神的时机。操作有没有规范,巡视有没有到位,观察病情有没有仔细……所有这一切需要医务人员高度的慎独,这样才能保障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传”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顾问陈源生说:“泥古不化,无以进步;拆今斥古,难以继承;以中拒洋,有碍发展;化中为洋,易失本根。”重庆医科大学教授马有度先生有言:“中医西化死路一条,中医僵化半死半活,中医进化生机勃勃。”一手传承,一手创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将中医事业逐渐发扬光大。

  “惠”泽众生服务百姓。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让患者享受到中医药的实惠,使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大力推进中医药“三进”工程,让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构建融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接受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