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们中医药人的一件大喜事。对于我们中医药发展是有了明确的指示,它怎么说的呢?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为了人民健康,立的这法。大家一定要知道它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啊,继承是继承什么?继承它的文化,继承它的精神,继承它的质量。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展。过去我制造这药片儿,一个小时我能切二斤,现在我能切二百斤了,我问你质量怎么样?在保证质量上进行创新,我认为是这样。所以说通过这法以后,今后我们中医药更有很大的发展了。另外还有一样,我现在呢,主要就是带学生,我现在带学生,我也有四句话的嘱言,“热爱中药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精华”,所以说中医中药是我一个热爱的事业。
我在学徒期间呢,老师傅总说这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你工作期间,你是个中药工作人员,无论做炮制,或者做制剂的时候,你没当着顾客;“存心有天知”,就是你做好做坏,是认真还是不认真。我认为德是立身之本,我们一切行为、工作都离不开德。说实在的我一个做工人的,我一个搞制剂、搞炮制的,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吗?那太有关系了。让你炒药,应该炒成碳,你给炒成灰了,应该焦麦芽,你给炒成碳了,那就不行啊。我记得同仁堂有一个店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炮制虽然说是繁琐,该怎么做怎么做,“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更明确一些了。牛黄贵,配这安宫牛黄丸的时候,应该搁二两你搁一两了,那你是减了物力了,你知道安宫牛黄丸干什么用的?抢救的,治疗高烧不退,是挽救生命的。我们中药工作面对的是什么?并不是一般群众,并不是副食商店百货公司,我们中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特殊在什么地方?我们面对的顾客是病人,病人吃药并不是就解决痛苦,而是抢救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说做这项工作,必须得有德。
我认为这行是受人尊敬的,工作七十七年,我没有过念头要改行,如果我要是选择了这项工作了,我就是笃志意坚。我从十四岁学徒,中药业里的学徒是挺艰苦的,一年十二个月都是要十二个小时以上,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我就举个例子,这炒药是用铁锅炒,我又个矮,炒药的时候,那个灶台旁边还得给我垫两块砖,首先我够不着,够着我得使用那大铲,我得和弄去,我还得掌握火候,这锅用什么烧呢?用柴火烧,不用煤,那柴火哪来的呢?就是来药的时候的那席包,无论席包、荆条包、竹包,得多热啊!夏天出那汗就甭说了,特别炒炮姜碳,把生姜搁在里头,立刻连呛带热就出汗,由脊梁上头就往下流黄水,炒着炮姜到最后得炒黑了啊,再出汗就黑水了,那除去热,还不断有事故,什么手烫了,什么脚烫了,那都不当回事。有一次我就焯杏仁,大概没掌握好,这锅里的开水洒了,洒在我腿上了,这还了得,赶紧把裤子脱了一瞧,都是燎泡,怎么办?照样干。
在工作当中,劳累固然是挺困难的,但是我也有机遇。在我们学徒的那年,北京市卫生局就举办一个中药讲习所,这中药讲习所的所长是谁呢?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人家一般的药店都知道这是一次好机会,但是有些东西我是真不理解,不理解也得学,也得背,这是我一次学习机会,把我的医学底子砸得很深。学习四年了,这么长时间,按说我得挣俩钱了吧,还不行,这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一双鞋,因此我就是辞职,又找一工作,专门是搞代客买卖,专门搞原料药材了。在这期间里头,我又有个学习机会。北京市中医预备会学习班成立了,这个学习,我可是把我过去学的这些不理解的东西都理解了。
公私合营,1956年1月1日,叫我们全北京市的中药行业人员一起都来,北京市一共三千六百人,三千六百人要六个干部,其中有我。那么在这期间呢,北京市举办一个中医人员大考,那我说这次是个好机会,我有这底子。我到那考场啊,我本来就去晚了,到那一瞧,我说这人怎么都没有了?都考完走了,后来我一打听说都不会,我瞧这题,那题都写在板书上,说是两个钟头这八道题都答,我说我瞧瞧这八道题,说你行吗?我说我还可以吧。一共考八道题,我今天还记得五道,我记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何谓四饮?《温病条辨》桑菊饮何药组成?水肿胀满凶恶之症是什么?我说这我都念过呀,这“水肿胀满凶恶之症”,好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肿起四肢后入腹,利旋满肿腹筋青,唇黑脐突阴囊腐,缺盆脊背足心平”,就是这个,我就把这个原文给答上了。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