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医学:薪火相传的国医瑰宝
2015年12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被授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奖证书。屠呦呦在随后的演讲中提及:“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给予了她最关键的引导和启示。
《江西省科学技术志》记载:“葛玄及其侄孙葛洪先后踏足江西南城的麻姑山和樟树的阁皂山,致力于炼丹、采药,传医治病……张陵、丁令威、葛玄、葛洪在江西采药炼丹,开江西药业之先河。”抚州南城居旴江上游,樟树居旴江下游,都是旴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作为道教灵宝派的创始人,葛玄及其侄孙葛洪长期在旴江流域布道传医、采药制药、整理医药方术,悄悄埋下了“江西中医药”的种子,自此,蔚为奇观的旴江医学和江西药帮开始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壮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医药宝库。
旴江,现名抚河,源出于抚州广昌,经黎川、南丰、南城、临川、进贤、丰城、新建、南昌等地,西入赣江,北入鄱阳湖。浩浩江水,千百年来静静流淌在赣鄱大地,浇灌着丰饶的赣抚平原,养育了两岸一代又一代江西儿女。
这是一条注定要书写历史的长河。自古,旴江流域文风鼎盛、名人辈出,历代文人学士,宛如繁星灿烂,指不胜屈。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曾巩,“宰相词人”晏殊,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元代理学家吴澄,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等,皆出生于旴江流域,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的美誉相媲美,旴江还有“医学之乡”的盛名。妇产科大家陈自明,骨伤科、喉科专家危亦林,针灸大家席弘,脉学大家严三点,舌诊专家杜本,医林状元龚廷贤,擅治痨瘵专家龚居中,医学教育专家李梴,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喻嘉言,临床专家谢星焕……自先秦始,旴江还哺育了数以千计、不胜枚举的岐黄翘楚,形成了屹立于杏林的医学群体,留下了卷叠浩繁的庞大医著。
据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研究会副会长、旴江医学传承人谢强教授多年潜心研究考证,旴江干支流涉及的16个县市有古代医家1012人、医籍703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李梴、喻嘉言、黄宫绣、谢星焕等8人均出自旴江流域,在被公认的全国历代62家针灸学派中,旴江医家占其8家,樟树帮、建昌帮药业名誉天下,历代名医辈出,医药繁盛,学说纷呈,远播寰宇,传承至今,对我国中医药学发展影响深远,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
让我们一同走进旴江医学的千年历史,感触旴江医学在古今传承中的壮丽画面和蓬勃生机。
【集千名岐黄医家之大成】
旴江医史源远流长 名医成林
谢强教授介绍,我国古代医学与儒释道文化相通,多以道学为体、儒学为魂、释学为用。追溯我国医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道医”“儒医”“术医”几个阶段。
溯源寻流,江西自古以来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旴江流域及其周边是儒释道的主要发源地与传播地之一。旴江医学的缘起、发展、繁荣也正是循着江西宗教文化的轨迹,在绵延不绝的历代传承中,在深厚的江西人文底蕴的培育下,逐渐成长为我国地方医学的一朵奇葩,书写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绚丽篇章。
走进旴江腹地,龙虎山、麻姑山、阁皂山等宗教名胜风光旖旎、山清水秀、香火旺盛,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信众前来游览,是“江西风景独好”的闪亮名片。其实,早在汉晋时期,旴江流域就已是道教的兴盛之地,道教在旴江流域创立,以道传医,医道相济,旴江医学由此而兴起。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在旴江流域南城麻姑山和樟树阁皂山等地修行40余年,撰《葛氏杂方》《神仙服食经》等;葛玄的侄孙葛洪传承衣钵,撰《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等。葛洪又将其学下传曾孙葛巢甫,葛氏三圣长期在旴江流域制药行医布道,受其影响,从事医药者纷起。至此,旴江医学和旴江药帮(建昌帮、樟树帮)开始了驰誉中外数千年的繁盛不衰。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