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医沙龙与国医大师面对面 贺屠呦呦
10月22日,安徽省首届“国医沙龙”活动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该活动定期举办,每一期确定活动主题,邀请省内高层次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参与者进行互动交流,为培养造就安徽省高层次中医药临床技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首届沙龙由国医大师徐经世、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喉科教授郑日新分别就“中医内科诊疗思路与方法”、“新安医学的传承与王氏医学特点”、“郑氏喉科的传与承”进行主旨演讲。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以及来自全省各地从事中医工作者约350余人参加本期沙龙活动。与会领导为国医大师工作室揭牌。
10月2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孟河医派丁甘仁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苏常州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为孟河医派书院传承班开班仪式揭幕。
于文明指出,中医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繁荣中医药学术,更有力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希望中医流派研究传承学者,继续挖掘名医大家、流派传人学术精华,传承创新中医药学术。
首届民间医学传承研讨会同期进行。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明会、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陈亦江及丁甘仁后裔、孟河医派后学等参加活动。
10月14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国医大师面对面”讲座举行,国医大师刘敏如满怀“爱我中华,兴我国医”之志为大一新生深情演讲。
刘敏如分享了自己年轻时期求学、从医的经历,生动讲述当年中医药在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以及中医药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优势和奇妙之处。刘敏如说,中医药事业发展光荣而艰辛,中医值得学习和传承,广大中医学子有责任把中医学习好、传承好。她勉励同学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执着坚持对中医药事业的信仰。
83岁高龄的刘敏如教授身体康健、精神矍铄,1个小时的演讲时而轻松幽默,时而激情昂扬,赢得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由澳门特区政府、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办的“第二十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10月22~25日在澳门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特设MIF中医药健康产业展览,25家企业参展。
展会旨在加快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落实“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两岸四地中医药行业与葡语系国家及世界各国的健康产业交流与合作。“中医药发展(澳门)国际论坛”同期举办,两岸四地中医药专家学者分享中医药健康领域宝贵经验和最前沿研究成果。(廖宁)
本报讯 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署长陈汉仪日前发来贺信,对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陈汉仪在贺信中说,屠呦呦研究员在医学上所作出的贡献能广为全球人民所知,并获得国际权威的肯定,全球华人亦与有荣焉。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带领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中医药科研的桥头堡,一直以来不断开展中医药的创新性研究,过往不少伟大的研究成果均引领中医药发展。祝贺屠呦呦女士再膺殊荣,并祝愿国家的中医药发展继续向前迈进,再创医学传奇。(局 文)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