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和科研是所有重点大学的两大重要功能,而中医药高等院校一定是以临床教学为先为重。本科阶段应着重强调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掌握,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为教学目标,研究生阶段再分方向、分层次培养。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建议中医药院校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打好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学中医应以继承为先,中医发展的客观规律摆在眼前,继承是当务之急,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目前在我国,中医药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来完成的,教育部高等院校评价体系是指引学校发展的指挥棒。学校受到评价标准的影响就注定要以科研为先,把指标层层下达分解到每级领导,每个教师身上。每位教师承担着每年要发多少篇文章,要争取到多少科研项目这些具体任务,主要精力也必然是科研,对教学和临床重视不够。在这种大环境下老师带学生必然也重视科研,在研究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是如何撰写标书、结题报告,实验操作技术、数据处理能力、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技巧等等,学生的医术和临床能力的培养是被忽视的。

中医药教育改革要尽快建立与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要有合理、连续、稳定的政策支持,可以引入第三方机制,关键要接地气,符合中医药发展的实际需要。

明确定位 重视培养学生临床能力

中医高等院校有其特殊性,虽然作为重点大学承载着科学研究的任务,但过分强调研究型大学的定位,首先就把中医药大学的培育临床人才的使命忽视了。应该将临床摆在教学、科研之前,因为高校是为社会需要办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会看病的医生,这是对医学院校需求的主体,而对机理的研究、药品的研发这些是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建议在中医教学课程设置上强调实用为先的原则,某些中医技能课提前开设,针灸、推拿为必修课提前开设。让学生迅速掌握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学中用,在用中效,在效中信,在信中学”,让学生迅速牢固树立专业自信。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发现自身不足,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符合我们对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

教学和科研是所有重点大学的两大重要功能,而中医药高等院校一定是以临床教学为先为重。本科阶段应着重强调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掌握,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为教学目标,研究生阶段再分方向、分层次培养。

传承为先 引导学生建立中医思维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建议中医药院校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如设置古代哲学、易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国书法、中国画鉴赏等传统文化课程,培养传统文化底蕴。打好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学中医应以继承为先,中医发展的客观规律摆在眼前,继承是当务之急,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中医药教育应以“注重经典,根底扎实;志趣为先,习在临证;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一脉相承,流派纷呈”为方针。加强经典教学,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定为必修课,增加学时,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读或完整精读中医经典及历代名家、主要学术流派医著中的重要篇章。教学当中,应该紧密和临床联系。课程设计及考核方式偏重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中西汇通学派的成就提示我们,中西医可以结合,而且大有可为。但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必须是精通中医也了解西医的人,或者是双方合作,而不是对两方面的知识都一知半解。张锡纯的著作为《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谓“衷中”就是告诉我们中医是立足点,是本,而“参西”是借鉴、参考西医,是末,本末不能倒置。所以,发展中西医结合,要立足中医思维,守住中医的根本。

建议在课程设置上要先中后西,这有利于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改变西医先入为主的局面,尤其是本科阶段的教学,应适当减少西医基础课程门数,缩短学时减少难度。西医学的知识课适当以选修或研究生阶段课程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亦“师”亦“医” 积极发挥师承教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