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路志正于北京北海举行拜师授徒仪式
2014年3月23日,国医大师路志正于北京北海举行拜师授徒仪式,群贤毕至,余有幸拜于门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以诗记之。
北海春暖三月天,
岐黄术业聚贤全;
路门立雪已叩首,
明理明术永登攀。
同年5月,国医大师路志正应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盛邀,为燕赵中医振兴,不顾九旬高龄赴沧讲学,聆听者众。即席而赋,以颂其德。
廉州医翁沧州行,
仁心仁术话传承;
九稚尤冀中医兴,
更待雏凤发清声。
吾师陈宝贵,乃张锡纯关门弟子柳学洙高足,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名誉院长,虽逾六旬,出诊、教学之余,每周仍带领20余人专家、博士团,骑行下乡义诊,为民解疾,受民欢迎,吾睹此行,有感而发。
田畴麦茵四月间,
河畔杨柳絮飞天;
武清博士义诊行,
津沽中医得传承;
欣逢圣手除民恙,
医德医术皆芬芳;
中西汇通大旗擎,
锡纯之学共辉映。
广告衫,是做广告的好手段。近几年风起云涌的广告衫,却有着130多年的历史,而且它的出现与医药行业的发展有关。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建的胡庆余堂,就曾用过广告衫。
胡雪岩颇懂经营之道,又深谙广告学问。从光绪元年开始,一直到光绪四年(1878年)胡庆余堂正式开张之日为止,杭州水陆码头是中有一支身穿印有胡庆余堂广告衣衫的队伍,这便是最早出现的广告衫。他们一边大声呼喊着胡庆余的店号,一边向上岸、下车的客商、香客奉送痧药、辟瘟散等农家必备的“太平药”,使外来人一到杭州,就知道杭州一家胡庆余堂名药号。后来,杭嘉湖及长江流域一带的市民果然成了胡庆余堂的忠实顾客。从某种意义上说,胡庆余堂的发迹离不开广告衫。(上海 邬时民)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