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体现在中医药的各个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于烽烟乱世秉周礼之烛火,建儒家信仰以匡扶天下。上古混沌时代,神农亲自尝遍百草,制良药以普济万民。贯穿千年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医药在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深深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其思想的精髓在中医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体现。

 “仁者爱人”与中医医患关系

儒家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仁”。“仁”对内在于自身的心境和修为,对外在于对待他人的态度。孔子讲“仁者爱人”,对除自己之外的他人有着爱之心,这是一种爱自己的表现,推己及人呈现出对自我所在世界的肯定,是一种非常积极而富有德性的态度。

孔子所提倡的德性最主要体现在对人的道德上(这与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的观点有一些区别。他们对正义与德性的看法不专门针对应该如何对待他人,而是以探索世间(甚至物外)最根本的正义、德性为最终目的。),换句话说,孔子是关心人的。他不仅关心每个人自我的德性是否完满,还强调人在社会上是否生活得有意义、相互间的行为是否顺心而得体。不得不说,孔子是一个非常富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仁”的前提一定是人。

孔子对人的关注在中医药文化中有着非常好的体现。引入西方医学作为对比,中医在诊疗时非常关注病人个体的不同体质。“辨证论治”不仅仅是看见病症本身,而是结合了不同病人的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同样是得了完全相同的风寒感冒(这里指症状、患病时长、患病原因等等都相同)的同龄患者,经过望、闻、问、切后综合各方信息,中医医师会开出不同的药方——即使可能只是极其细微的差别——因为他们的体质不同;而就在譬如广西石头乡这样的地方,从来没有对那里的人做过药理实验,但是当地卫生所的大夫却可以不假思索地给当地人发放阿司匹林。

总的来说,中医是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医师的目的是调和病人的身体,用阴阳之道来平衡体内的“气”(“气”、“阴阳”等概念主要出自道家学说,而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是受到过道家影响的,“儒道不分家”,所以不妨碍中医药文化中仍然体现儒家思想的观点),是从整体上考虑的结果(这里不包括一些诸如破皮流血的小型外伤),对人的关注突显了“仁”高于“术”的理念;而西医虽然也会考虑病人的身体状况,但思考的角度一定是“除病”,医生们工作的对象是那些出了毛病的组织器官,或者说杀死病毒细菌之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是与病人无关的,是局部的救治,重在“术”而非“仁”。

论及此处,不得不提到一个相关的情况。西医的救治是由病例抽象出理论,再推广到更大范围实践的;而中医从病例入手归纳出一些经验,从古至今的医书记载即是医学知识的传承,但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每个人的情况都需要对应不同的药方和治疗手段,书本上的理论不具有那样广的普适性。这使得西医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而中医由于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而推广缓慢。西医的这种强理论性和高普适性的特点使其在大工业生产的社会中备受推崇,救治效率的确较高。

 “礼”“和”与中药方剂

除了核心思想“仁”以外,儒家思想中还有两个关键的思想——“礼”与“和”。“礼”与“仁”互为表里,是“仁”的外在体现。“和”表达的是一种和谐有序的关系,“和而不同”允许在统一的大范围内存在个性差异。“礼”由周公制礼得,是遵循天地自然运行的秩序而形成的人世秩序,体现在当时就是等级的差别。

“等级”不同于阶级的概念,等级是无论什么社会状态都会存在的——只要父子、师生等身份角色存在,就一定有事实上的高低差别,人与人之间就一定需要分级。这只体现角色的不同,不涉及人格意义上的尊卑。孔子出门无论远近都会乘车而行,并非偷懒或端着架子,而是在他的思想里这是士人之礼;“八佾舞于庭”(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是逾礼之举。他强调所有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重要的“本分”思想(也有许多地方将这种活动称为“正名”,大同小异)。只有当人们既不推卸本属于自己分内事,又不逾越本分时,社会才会和谐地持续运作,天下大序才能建立并且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