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寒》用经方之三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有一段充满禅机的名言,即参禅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作者/毛进军 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读《伤寒论》用经方何尝不是如此呢?
初读时,所识不深,体悟不透,感到《伤寒》条文直白,有方有证,按图索骥,以方套病,治病实在容易,真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
再读,及至经方临证后,才感到病人所患之病并非全是条文所述之症(证),证候复杂,寒热错杂,辨证无从下手,治疗难以选方,而对照条文观病证,不知所云,方感叹《伤寒》条文寓意深邃,曲径通幽,病机深藏,方证难识,一头雾水,实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
熟读精思,且反复临证思考总结,渐悟之后,方体悟《伤寒》条文虽直白,而方证病机却蕴含于中,非多思多悟而不得其用也,证虽繁而病机为要,辨六经方证而重视病机之多维层次可举重若轻、拓展思路。
每临证,辨六经识病机,用方直中病证机要,顿感至道不繁也,又乃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也。
举一则“尿频”医案以阐释之——
2016年5月15日,一位75岁的老太太王某来诊。
主诉:尿频、尿急1月余。有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常波动在9mmol/L左右。
一个月前感冒后开始小便频数,并逐渐加重,一有便意,就难以憋住尿,有时走不到卫生间就尿裤子,每天数十次排尿,夜间更频,曾打过1周静脉点滴,服过18副中药而不效。
刻诊:面色暗黄虚浮,尿频尿急尿不黄,无尿热尿痛,无寒热,无腰酸冷,乏力,纳差,心烦,时上腹胀满,食后较重,正常汗,口干不渴不苦,大便可,大鱼际处干瘪瘦无弹性,舌淡暗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涩。
观前医所开之方皆20味左右,有用八正散加味按热淋治疗的,有用巩堤丸加上多味收涩缩尿药治疗的,皆疗效不显。
一见尿频就认作是淋证而不辨寒热;一见小便数就认为是肾虚不固而大量添加补肾收涩缩尿药。此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
及至服多副药而无寸功,且尿频加重,已感棘手,无从下手。此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
观其脉证,辨为太阴病挟阳明微热,病机关键在于胃虚寒,里虚津伤不固而中不制下。方拟《伤寒》甘草干姜汤:炙甘草30g,干姜15g。3剂,水煎分2次服,患者见只有两味药,心存疑虑,嘱其放心服用再来复诊。
因药少,患者3剂药一并煎出,两天服完,来复诊时大赞曰:真是神药,小便没有那么频了。急于再服,又开3剂,排尿基本正常。
此方虽小,但可温中固里补胃津复其阳而制下,直中病机肯綮,所以疗效明显,此乃“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也。
从此案可知,读《伤寒》,用经方,须深思考勤临证,不断渐悟、顿悟,直至达到如参禅第三境界之透彻圆融之境,当山水都变成了心上的风景,当临证时证虽复杂而病机关键了然于胸,就达到了中医临证之佳境。
这还须我辈发奋苦读经典,须知“济世之道莫大于医,识病之源在于经典。”(纪天锡《集注难经》)
读《伤寒》用经方的过程亦如南宋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谓之学诗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下一篇:推广中医药文化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