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俗称“口疮”丁香能抑制
一旦有口腔溃疡,就算是再美味的食物也没心情享受了。溃疡面会给我们带来疼痛,溃疡严重的连喝口水都觉得痛,一般不用药的话恢复时间在1~2周。专家推荐用丁香液外涂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显著。
验方:取丁香9~15克,打碎,放入杯或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约经4小时后,便成棕色药液。用时取棉签蘸药液涂于溃疡表面,每日6~8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口疮中医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鼻窒口疮。”从运气的角度提出了口疮的病因病机,但没有对口疮做出解释。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提出了三种口疮:热病口疮、伤寒口疮和时气口疮。说明了口疮的病因病机有脾热上冲、伤寒化热上冲、时邪毒气熏于上焦。《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六》中有一段对口舌生疮的解释:“夫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有热,乘于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诊其脉浮,则为阳,阳数者口生疮也。”此处口疮指口舌生疮。中医认为外感邪气侵袭、饮食不节、脏腑积热、情志内伤、虚火上炎、脏腑虚弱等均可引起本病。
丁香别名丁子香、鸡舌,其性温,味辛,归胃、脾、肾经。中医认为,丁香的功效为温中、暖肾、降逆。可用于治疗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泻、呕吐、口臭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丁香能抑制细菌及微生物滋长,可用于牙科口腔治疗。取公丁香适量,水煎漱口,可以治疗牙疼、口腔溃疡、口臭等口腔问题,所以可以称为天然中药口香糖。实验证明富含1%浓度的丁香的乙醚浸出液,水浸液或含8%浓度的丁香煎剂的沙伯氏培养基,对许兰氏黄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效果。较高浓度时,对新式隐球菌有抑制效果。醇浸出液与醚浸出液类似,但水浸液较差。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在(1:8000)~(1:16000)时,对致病性真菌即有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痢疾(志贺氏)、大肠、变形、结核等杆菌均有抑菌效果。
丁香对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效果,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制效果;丁香油及丁香酚对布氏杆菌即有抑制效果,对鸟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效果。丁香还有抗真菌效果: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效果。
在临床中观察到,体质瘦弱、长期应用抗菌素治疗的患者,口腔溃疡多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用丁香液治疗此类口腔溃疡,疗效满意,且无毒无刺激性。
从小鼠热板实验和抗扭体反响实验结果表明,牙痛时丁香油(少数滴入)可消毒龋齿腔,损坏其神经,然后减轻牙痛。
典型病例
王某,男,50岁,经常患口腔溃疡,每次发生时疼痛难忍,有时在舌尖,有时在上下嘴唇内,白色溃疡面,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欠佳,2012年10月9日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用本方治疗2天后见效,5天后痊愈。以后发生时就用本方治疗,甚是灵验,没想到用了几次后,口腔溃疡再也没有发生,随访至今无复发。 (刘维忠 王世彪)
上一篇:国医大师陈可寞谈防治冠心病与养生
下一篇:国医大师治血管性痴呆验案举隅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