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用的气血双补方
气血双补方 气血双补方是指既能补血,又能补气,适用于气血皆不足之证。也就是说,临床上既有气不够用而出现的短气、乏力、不耐疲劳、倦怠之气虚证,又有血不足而出现的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健忘等血虚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气血双补方,常有的这类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牛肉1000克,适量,黄酒250毫升。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去除血污和浮沫,继小火煎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停火,待冷装盘食用。佐餐食用。 本方补脾胃,益气血,肥健人,适用于虚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 [方二] 童子鸡1只,黄酒、、、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佐餐,饮露食肉。 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 [方三] 松子仁50克,25克,肉50克。松子仁、肉捣成碎末,与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并备用。 本方润肺益肾、补中肥健,适用于身体瘦弱者长期服用。 [方四] 15克,、各10克、生15克,、各10克,、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剂。 本方益气补血,主治形体消瘦,肤色无泽,精神不振。 [方五] 10阗克,猪油适量。如作酱法,取黄捣末,调入猪油熬炼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本方长肌肤,益颜色,加增气力,肥健人, 《图经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 [方六] 黑驴肉500克,豆豉、黄酒、各适量。驴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豆豉、黄酒、、清水,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补血益气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风眩,心烦。 本方出自《饮膳正要》,原方用于“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为补血益气方。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气血耗损,则见劳损;血气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则见虚风;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则见心烦。法宜补血益气。方中重用驴肉为主,血肉有情之物,大能补血益气;以豆豉为辅佐,兼清心除烦,合用而为补血益气之方。本方补气血重在补血,用治气血亏虚而以血虚为主。 [方七] 10克,5枚。切片备用。洗净备用。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方中以为主,大补元气; 以为辅佐,补气养血。与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 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 [方八] 鲜汁500毫升,1000毫升。汁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粘稠如膏时,加入,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化开代茶饮用。适用于热病烦渴,或食欲不振等症。 性味甘酸乎,能滋肝肾阴液,配合,具有补益气血,润燥作用。 [方九] 50克,粳米100克。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备用。与粳米放人锅内,加清水,旺火烧沸后用小火煮至粥成。 本方有补虚损,益气阴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原方用于“一切诸虚百损,不拘阴阳气血衰惫,无不宜之”,为治疗虚弱劳损常用方。虚弱劳损,多由久病失于调治,耗损气阴而成,法宜补虚损,益气阴。方中以为主,补虚损,填精髓,益气阴;以粳米为辅佐,补气养血以增强补虚之力。两者合用而为补益虚损之方。本方滋补之力较强,虚弱劳损以阴虚精亏为主者尤为适宜。 本方加冰糖调食,可增强其滋补润肺功效。适宜于肺痨咳嗽,咯血。 本方可用于。 本方性质滋腻,易助湿生痰,故脾虚湿困、痰湿咳嗽以及中寒便溏者不宜食用。 [方十] 肥羊肉500克,、生地各20克,15克,酱油、黄酒、白糖、各适量。羊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生地、、黄酒,煮至七成熟时,再加酱油、白糖、,小火烧煮收汁即成。 本方有补气养血,温中暖下功效。适用于血虚宫冷崩漏,产后虚寒,虚劳羸弱。 本方出自《千金方》,原方用于“崩中去血,积时不止”,为温补气血方。气血虚寒,不能温煦和充养胞宫;则见崩漏诸症,法宜温补气血。方中以羊肉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益气血,暖胞宫,以、生地、为辅佐,、生地助羊肉养血调经,助羊肉温中暖下,合用而成温补气血之方。本品温补气血,故还可用于产后虚寒和虚弱羸弱。 本方重在温补,对血热崩漏者不宜食用。 [方十一] 羊肝1具,羊脊膂肉250克,12克,10克,鸡蛋清、、豆豉、素油、黄酒、白糖、干、湿各适量。羊肝、羊肉冲洗干净,细切,放人碗中,加鸡蛋清、干抓拌均匀备用。、放人锅中,加清水,浓煮取汁备用。素油倒人炒锅,烧至七成熟时,放人羊肝、羊肉,过油后沥出备用。地骨汁倒人炒锅,烧沸后加羊肝、羊肉,再加人、豆豉、、白糖、黄酒、素油,湿勾苋,翻炒收汁即成。 本方有益气血,补虚劳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原方名“羊肝方”,用于“虚劳”,为治疗虚劳方。久病失于调治,气血亏虚,脏腑耗损,则转为虚劳,法宜益气血,补虚劳。方中以羊肝、羊肉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补气血,益虚劳;以、为辅佐,清虚劳内热,并制羊肉之热,健脾助运以助气血生化,诸料合用,共成益气血,补虚劳之方。本品寒热并用,阴阳并调,尤宜于一般虚劳羸瘦者选用。 [方十二] 猪腰子1个,、各10克,30克,麻油、酱油、、各适量。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切片备用。、放人砂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猪腰子、,略煮至熟后即捞出猪腰子,待冷后加麻油、葱、姜,拌匀即成。 本方有益气补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自汗,腰痛。 本方出自《百一选方》,原方用于“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为益气补血常用方。气血两虚,气虚卫外不固,机能减退,则见自汗气短;血虚不能濡养,则见心悸怔忡;法宜益气补血。方中以、为主,大补元气,养血补血,两者合用,气血双补;以、猪腰子为辅佐,补脾益肾,平补不燥,猪腰子补肾止虚汗。诸料合用,共成益气补血之方。本品双补气血,以补气为主,对气血两虚而以气虚为主者尤为适宜。 [方十三] 500克,白糖250克。二者同熬成煎;或将捣碎绞取汁液,加热至沸,以白糖调味,佐餐用。 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异名荆桃。据现代营养分析,中含有多种糖分、B族、C、素、铁、钙、磷等营养物质。含铁量较高,者食用,可促进再生。 既是一种为人喜爱的甘美水果,又是一种天然美容佳晶,《图经本草》记载它“食之调中益气,美颜色。”明代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进一步论述了其保健功效,“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经常食用,有益于颜面美容。 [方十四] 250克,白糖适量。将洗净,剪碎,放人锅内加清水煎煮取汁,加白糖少许调味,代茶饮。 ,古称蒲桃,味甘酸性平。煎汤饮服,大补气血,除烦止渴,强心利尿以安胎,可用于胸满腹胀,烦闷喘急,坐卧不安屑胎气上逆的孕妇。 营养丰富,其内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不需分解即可为人体吸收,供给热能;尚含一些有机酸,健胃消食。对孕妇颇有益处。 如无,用的根或藤叶煎汤亦可。 [方十五] 10——15个,粳米2两。加水,二者一起煮粥。 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 [方十六] 粳米2两,新鲜牛奶半磅。先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牛奶再煮为粥。 本方补虚损,润五脏,益老人;适用于中老年人体虚衰弱,气血亏损,病后虚羸、口干作渴,以及反胃噎膈,大便燥结等症。 [方十七] 取3叫斤母鸡1只,粳米2两。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取计,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 本方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羸瘦,气血亏损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病症。 [方十八] 水发50克,冬笋片15克,水发冬菇5克,熟火腿末2克,料酒、精盐、味精、粉、葱、姜、猪油、鸡汤各适量。切丁,冬笋、冬菇切碎。锅中放人猪油烧热后,放入葱、姜末爆焦,倒入鸡汤,再捞去葱姜,然后加入、冬菇、冬笋、盐、料酒、味精等,煮沸勾芡,倒入火腿末,撒上粉即成。 为一种海味珍品。因其滋补之功不亚于而得名。为高蛋白、低脂肪膳食的最佳食物。其性味甘温、微咸,具有补肾壮阳、益气、滋阴、通肠、润燥,止血、消炎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能补元气,益五脏六腑”。现代医学认为,中所含的素,为一种抗霉剂,能抑制多种霉菌和某些肿瘤、癌肿,对中风的痉挛性麻痹亦有效,并有降压作用,常用于气血不足,肾阳虚弱,肝肾不足,脏腑亏损而引起的多种疾病,以及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症。 [方十九] 乌贼肉500克,料酒、精盐、白糖、葱段、姜片、酱油、生油、麻油各适量。将鲜乌贼肉放沸水锅氽一下,捞出洗净,沥净水。坐锅加生油,烧热时加葱、姜,煸出香味后,加入乌贼肉、白糖、酱油、盐、料酒、清水。烧开后炖至肉熟汤汁浓稠,捞出葱姜,淋上麻油拌匀出锅即成。 乌贼肉又称墨鱼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鲜品中含大量蛋白质和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等,尚含有多肽类物质。脂肪含量甚少,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68.4克,钙、磷、铁及碘质尚为丰富。中医认为其性味咸平,具滋阴养血之功效。 《医林纂要》谓之“补心通脉、和血清肾、去热保精,作烩食尤能养血滋阴、明日去热。”此汤菜适用于妇人血虚、经闭、崩漏、带下。对于气血虚弱之人,此汤菜亦有补益气血之功。健康人食之能强身。 [方二十] 章鱼200克,猪蹄2只,料酒、精盐、粉、葱末、肉汤各适量。章鱼洗净泥沙后,用开水浸泡10分钟捞起,脱去黑皮,洗净切条。猪蹄镊尽猪毛,洗净放人沸水锅氽一段时间捞出。锅中放人章鱼、猪蹄、料酒、盐、粉、葱、肉汤,烧沸后,文火炖至肉熟烂,盛出即成。 章鱼味性甘咸寒,无毒,能养血益气, 《泉州本草》载:“章鱼益气养血、收敛、生肌。主治气血虚弱,痈疽肿毒,久疮溃烂。”章鱼与猪蹄同炖可加强益气养血功效。妇人产后气血亏虚用之为宜。因猪蹄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质,是生长皮肤细胞的主要原料,久服还可滋润皮肤。 [方二十一] 500克。、各15克。料酒、葱、、蒜、味精、、酱油各适量。将膳鱼剖背脊后,去骨、内脏、头、尾,切丝备用,将、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将置铝锅内,药袋放人,再放人料酒、葱、、蒜、,加水适量。 将锅置炉上,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捞出药袋不用,加入味精即成。 补益气血。可辅治气血不足,久病体弱,疲倦乏力,面黄肌瘦。
上一篇:睡前养生 惟泡脚和揉腹
下一篇:补血养颜牛展汤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