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在与本地媒体合办的《中医中药》专版上,开辟“中医养生”专栏,请该院国家级、省市级获评名医撰稿,一经推出,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
为区别于“鱼目混杂”的养生乱象,“中医养生”系列拒绝网上下载,通过现场采写的方式,从介绍名医、名医谈养生、现代人养生、心态养生等多个方面真实传递,给群众以正确的养生指导。专栏还设计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题花,铺垫中医韵味的底色呼应,使版面更具美感。
2014年9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疗集团(中医医联体)成立后,不断细化各项措施,发挥集团内各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坚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探索出了新的经验和模式。
该集团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理事会组织机构,确定72家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单位。为加强集团成员单位的统一管理,整体推进中医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建立定期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共商发展思路及工作方案,先后制定绵阳市中医医疗集团《院内制剂研发使用工作方案》《分级诊疗实施意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方案》。同时,成员单位还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开展分级诊疗、探索多点执业、预约就诊等,确保成员单位间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集团成立之初,便建立对口联系、帮扶、指导责任制。绵阳市中医医院作为集团的龙头单位,把医院临床科室与集团单位按照专业优势、区域分布等要素划分,每个科室对口联系帮扶4~5个基层单位,经常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讲座、业务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讨论等业务指导,对基层单位的学科建设、新技术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流程再造、服务能力改善等发挥作用;同时,该院还多次举办片区学术会,已先后在盐亭、安县、三台、梓潼等地开展学术活动,受到基层好评。该院的学术会议、进修学习、远程会诊和教学等平台也面向基层单位开放,为基层提供学习和诊疗条件。
“十三五”期间,该集团还将在分级诊疗、多点执业、信息建设、技术协作、中药使用等方面不断探索,践行“集团成员单位建立中医医疗机构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初衷,把绵阳市中医医疗集团建成让政府放心、让群众受益的民生工程。
据广东省东莞市卫生计生局介绍,今年东莞将启动市国医馆的筹建工作,届时东莞众多中医名家将在此云集。
建设市国医馆既可摆脱一般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也可以缓解患者“看名中医难”的现状,把省内外国家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派的名老中医请进来,定期在莞坐诊,以纯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在使用四诊、针灸、推拿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其他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群众提供极具中医特色的诊疗服务。
市卫生和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医馆是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博物馆的复合体,今后将与市中医院错位发展。“拟定位为集中医医疗、中医养生、中医药学术交流、教育传承、科学研究、中医药知识普及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机构。”(汪万里)
日前,江苏省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扬州市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业务联盟医院”签约揭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扬州市中医院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从专病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业务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共研、双向联动协同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携手为沪扬两地群众健康服务。
两家医院签约后,扬州市中医院将依托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发挥其技术优势、专家团队优势、科研优势,在专病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接受指导,特别是在脉管病、风湿病、中医外科等专病专科建设方面借鉴成功经验,开展业务合作。(汤红芳)
近日,广西靖西市卫生计生局委托市中医院对全市110个行政村村医和27名确有中医壮药专长的人员进行中医壮药适宜技术业务培训班。
据了解,举办这次基层中医壮药适宜技术业务培训班,旨在让学员通过中医药初级理论学习,认识和了解中医的科学性,实用性,在临床工作中不排斥中医、不歧视中医,进而鼓励、引导病人看中医、吃中药,运用中医药方法解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减轻病人就医负担,在全市形成一个学习中医、热爱中医、关心中医的良好氛围。对中医有爱好的学员,培训班结束后,还可以来市中医院拜师学习,“跟名师,作临床”,医院为他们提供免费学习。(岑红常)
上一篇:中国独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下一篇:中医药强省河北 国医大师唐祖宣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